力圖保持香港自治 美國智庫撰寫方案(圖)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24-05-31 04: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香港
香港中環(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4年5月31日訊】香港曾是世界上最宜居的華洋雜處之地。這顆「東方明珠」的殞落,引起無數人痛心。但讓人看了頗感魔幻的是,最心痛「明珠」失色的不是明珠的「所有者」中國政府,而是美國。由美國國務院贊助的一個智庫報告在5月7日正式發布,其中提出美國可對香港改用「策略性接觸」政策,幫助香港恢復繁榮與自治。

CSIS報告結論:策略性接觸是最佳選項

為便於讀者理解,先列舉報告大要。

5月7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CSIS)發表報告,題為《香港自治由2020年起備受削弱:對美國的啟示》(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since 2020: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該報告全面評估了香港現在的政治局勢,提出三個選項,第一個是懲罰性政策(Penalization),即加強懲罰與制裁。美國政府過去幾年已經採用過多項懲罰性政策,包括制裁多名香港和中國大陸官員,增加北京侵蝕香港的成本。美國還可採取進一步措施,關閉香港駐美國經貿辦事處,也可以就基本法23條立法制裁更多人。但這會令香港經濟進一步受損,例如受制裁的官員會更倒向北京。

第二個政策選項就是撤出(Resignation),即美國「認定香港與大陸其他城市無異」,逐步取消給予香港的所有優惠政策,例如全面調整美港雙邊合作關係,包括貿易、投資、旅遊、與及執法部門合作;美國政府還可以反對香港繼續以獨立身份參與WTO、IMF,以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但報告警告,這做法只會使香港僅餘的自由消失,最終北京受到的損害輕微,但美國利益會受到損害。

第三選項「策略性接觸」(Strategic Engagement)。是指美國政府應儘可能長時間地在各領域與香港接觸,盡量延長香港的獨特性。報告認為,美國視香港為獨裁統治下一個相對開放的地區,鞏固美國與香港之間的實際交流,並在需要時針對性地運用懲罰措施。

參與撰寫報告的兩位作者白明(Jude Blanchette)和甘思德(Scott Kennedy)曾於2023年9月訪問香港,在9天之內進行了35次採訪,訪問了香港政府代表、前香港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香港和跨國公司的高層主管、金融機構從業員、大學教授、本地和國際記者、各種NGO領導人及法律專家等。報告總結道,完全依賴制裁或放棄香港均會有反作用,故傾向建議採取「策略性接觸」,即儘可能保持與香港各階層接觸溝通,盡量維持香港在中國治下的獨特性,讓香港成為專制社會主義中國一個相對開放的示範城市。

東方明珠失色,痛心者太多

香港不僅只是香港人的家園,那地方曾是世界上最宜居之地:中西文化並陳,華洋怡然雜處,中外美食在那裡都以特別精緻的形式呈現,香港人與洋人各自按照自己原來的生活模式,各取所需。逾萬家跨國公司的辦事處與各國NGO雲集此處,既為香港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利益,也讓全世界愛好異國情調的國際主義者雲集香港,更讓人產生幾分神秘感的是世界上五大情報機構與中國國安活動均在那裡活動,演繹各種只有這個圈才知道的冒險故事。由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講述在香港的三位外籍女性生活的6集美劇《Expats》(中譯名《外籍之人》),以香港政治轉折點2014年雨傘運動作為背景,敘述了因各種原因來到香港的外國人在這座城市的故事。在香港人追尋自由卻充滿曲折的雨傘運動衝擊下,這些已經將香港當作家園的外國人深感前途飄搖不定,但沒有人在這種不確定之下毅然決定返鄉,因為他們不知「何處是吾家」。相比他們在本國的生活,他們更熱愛自己在香港的生活: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交往人群,都讓他們有機會重新定位自己與自己的人生。

這電視劇之所以選擇2014年雨傘運動作為背景,乃因香港的命運在這一年已經注定。那是習近平接任中共掌門人的第二年,在對香港局勢做了全面評估之後,北京開始啟動「香港二次回歸」計畫,只是還希望用溫水煮青蛙方式,文火慢燉。2019年3月15日-2020年6月9日香港發動「反送中運動」(亦名「反修例運動」(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Movement)期間,各種因素讓香港勇武派青年執意要「攬炒香港」,北京也就順勢真「攬炒」,將「二次回歸」提前加速。

勇武派提出「攬炒香港」口號,北京真做

2019年開始的反送中運動期間,勇武派不惜升級反抗暴力,喊出「攬炒香港」(攬炒:玉石俱焚之意),成為國際社會及媒體關注熱點;美國則吸取2014年佔中運動的經驗,適時出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意在警告北京不可以在香港製造人道災難。我曾在Twitter上與香港一位青年交談,問他對攬炒香港的結果有什麼預估,他說,他不相信香港人僕街,國際社會還能視而不見,美國一定會出手。我說,美國當然會干預,但不是你期望的那種干預,美國只能引用《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去除香港截至目前享有的部分美國給予的特殊地位,比如取消特別關稅區待遇,但那是懲罰北京與香港政府,香港經濟將大受影響,這位青年很決絕地說「財散人安」。

青年一代要「攬炒香港」,是表達決心,北京倒是毫不遲疑,用《國安法》攬炒香港,於是香港就成了今天這般模樣,財散人不安。

自由亞洲電臺在今年5月發表《今非昔比的香港》系列,第一篇談消費降級的餐飲與大量倒閉的食肆,第二篇談香港餐飲業為何會衰落?透過香港閭巷生活一窺香港的經濟衰落。但最令人吃驚的是第三篇:快速增長的犯罪數字。據香港政府公布的數字,2023年香港的犯罪案多達90276宗,為1997年以來歷年中最高的犯罪案件數字。此前的2019年是59225宗,2020年是63232宗,2021年是64428宗。

策略性接觸:中方在設置限制條件下可能接受

最後的問題是:中方是否會接受這個報告的建議?

報告指出,策略性接觸是幫助香港在一個威權社會主義國家內保持相對開放,總體目標是,透過互動儘可能減緩香港脫離自治的進程。報告的兩位執筆者綜合各種意見認為,如果完全依賴制裁或放棄香港會適得其反,只會令香港進一步失去僅餘的自治。報告建議,華盛頓明智的做法,是專注於維持公民參與、對外互動和政治辯論的剩餘空間。這種做法需要耐心和堅持,但完全符合美國的利益。

CSIS報告由美國國務院委託撰寫,自然體現了美國政府的意願。5月9日,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在網上出席由CSIS舉辦的報告研討會時,作為開場白嘉賓,他特別強調了美國不會放棄香港,與它割裂或撤離,會仍然不斷與各界交流,更包括了在香港的反美人士,「去年我們的總領事館慶祝了駐香港180週年。我們決心在這裡再留下來兩個世紀,甚至更久。因此,無論未來如何,美國都將繼續全力參與香港事務」,他的表態與建議就是策略性接觸的主調。

我認為,這個報告是美國伸向北京的一根橄欖枝,在這個時候提出,習近平不會完全不予考慮。在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CIA當年開辦時名為大學服務中心)被完全接管之後,香港各大學也同時逐步內地化。面對此局,北京會覺得自己香港的掌控能力遠比2019年要強。在權衡利弊之後,習會同意與美方保持「策略性接觸」,但是會提出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約束性條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