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六四對未來世代記憶至關重要(圖)

發表:2024-06-04 20: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紀念六四事件的國殤之柱
紀念六四事件的國殤之柱(圖片來源:Thierry Monass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東辰雨編譯/綜合報導)6月4日,是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暴力鎮壓35週年紀念日。對此,歐盟(EU)發表聲明稱,有關「六四」事件的記憶對未來世代至關重要。

6月4日,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官網發表一份聲明稱:「今天是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暴力鎮壓和平民主抗議活動35週年。記住這些事件並紀念那些被殺害、拘留或失蹤的人,對於子孫後代和集體記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歐盟對外事務部聲明稱,歐盟是堅定與「六四」的罹難者家屬站在一起,呼籲北京當局承認北京天安門廣場暴力鎮壓事件,並採取相應的具體措施追究責任。那些因1989年「六四」事件或紀念活動而被拘留的人的法律權益和正當程序權利,應當得到尊重。

該聲明還提到,北京當局近期在香港和其它地方採取的限制紀念六四活動,以及審查有關北京天安門廣場暴力鎮壓事件討論的措施,這些都令歐盟感到擔憂,因為「這些措施突顯了中國境內倡導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人士所面臨的挑戰」。

針對有關人權和自由的議題,歐盟仍然致力於通過對話與合作與北京當局進行接觸。

六四事件簡介

據美國之音、英國BBC新聞、路透社和法國廣播電台等西方媒體報導,「六四」事件,又稱八九學運、天安門事件或六四天安門事件。從廣義上來說,是指1989年4月中旬開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動為導火線、由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學生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續近2個月的全境示威運動。從狹義上來說,主要指北京當局發動的六四清場,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下令中共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和公安警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對示威集會進行武力清場行動。

「六四」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標誌著北京當局在所謂「改革開放」後期的政治體制改革失敗,趙紫陽、胡啟立、鮑彤等被撤職,於是1980年代被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也就此停止。「六四」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歐美等多數西方國家譴責北京當局的鎮壓行為,甚至進行制裁。

現今在中國大陸,「六四」事件仍然是高度敏感的政治事件。民間網絡評論往往會遭到北京當局的屏蔽或刪除,為了規避當局的言論審查,民間往往會使用各種代號替代六四事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