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真相早已揭示婚姻的嚴肅性(組圖)

發表:2024-06-18 19: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代夫妻 (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代夫妻(圖片來源:手繪插畫/看中國)

古人認為人有五福,一長壽,二富貴,三康寧,四好德,五善終,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五福中居然沒有包括婚姻,更沒有愛情,現代人很在意的顏值啥的就更沒有了。可以看出古人的價值觀,身心健康,豐衣足食,品德好,長壽善終,就是有福了,不貪求更多。

現代社會,大把人有錢卻不快樂,貪慾不滿足,無福享受康寧。一些名人很大歲數還心心念念「感情生活」,忽而陷入新戀情而幸福得無以復加,忽而又失戀、抑鬱。這樣的人其實已經遠離幸福了,有人觀察到,早戀、同性戀、婚外情、吸毒等的人群患抑鬱症的比例較高,這也許是上天懲罰人的一種方式吧!

古人把婚姻看作是有因緣因果的,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推崇「愛情」。現代人,不知有安排好的命運,把幸福自定義為感覺好、找到對的人。多次戀愛、婚前同居、婚外戀、離婚再婚,找對象像挑商品。甚至出現一種理論稱,多次戀愛有助於提升擇偶情商。

我也曾夢想轟轟烈烈的愛情,但這實際上是渴望用激情和讚美填滿虛榮空乏的心。換言之,我只想經歷「愛情」,享受被深愛及欣賞,根本不關心對方是誰,實質上也不是愛對方而是愛自己。對方又何嘗不是如此?兩人好似各自在戲中過把癮,根本不關心對手戲誰來演。

我還曾覺得自己婚姻感情基礎不深,覺得經歷轟轟烈烈愛情的婚姻,才有好的感情基礎。其實,很多實例正好相反。富有「激情」的人,很多從「相愛」變成「相殺」,老實心淡的夫妻反而美滿。一些人喜歡刺激,沒有享清福的心性,非把福折騰盡才踏實,我差點就走上這一條路,幸虧清醒後發自內心珍惜婚姻,對伴侶從看不慣到發自內心的善待與尊重,彼此從互不待見到和睦融洽,可見善解積怨才是婚姻幸福的良策,而不是換個所謂「對的人」。

傳統理念認為,幸福的倚仗是自己積下的德,行善才是求福的根本,為了私慾而不擇手段地做會適得其反。下面,我們還是來看一些真實的故事吧。

大多數的古人都認為,婚姻是「天作之合」,是神的安排,不可隨心所欲毀壞的。
中國大多數的古人都認為,婚姻是「天作之合」,是神的安排,不可隨心所欲毀壞的。(圖片來源:Pexels)

好萊塢女星的故事

好萊塢女星F的驚世容顏被人形容為「上帝的藝術品」,評委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給她的頒獎詞是「她有如此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美貌」。

她結婚生女後,與已婚男星A陷入熱戀,雙雙離婚再婚,F也迎來事業巔峰,拿到奧斯卡小金人。若時光停在此刻,這就是一個「主動改變命運、嫁給愛情」的「成功」故事。

但故事還沒結束,F後來患精神分裂,曾給她寫了無數情書的A拋棄她,和一個年輕女星成家,這也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F在悽慘悲涼中離世。有人指責A絕情,其實A的做法倒也符合他的為人,畢竟他曾為滿足私慾要得到F而拋妻棄子,因此理應不屬於會對病妻不離不棄、願意實實在在辛苦付出的人。

回過頭來看,假如F沒有因貪求更大幸福而安分守己的和律師丈夫安寧平靜度過一生,此生就不會因婚外戀而造下莫大業力。

仔細說來,F少了最關鍵的「好德」,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爛。現代觀念下的典型表現是,追名逐利不擇手段,根本不替別人著想。有評論說她「生於美貌,死於性格」。其實,即使在現代燈紅酒綠的娛樂圈,長遠看去,事業成功又生活幸福的男女明星,往往都不是濫情的人,而是清醒、理智而情感專一的,做人有原則、有底線。天佑善人啊。

夢想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許只是渴望用激情和讚美填滿虛榮空乏的心。
夢想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許只是渴望用激情和讚美填滿虛榮空乏的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地獄裡的女王們

但丁在《神曲》裡提到,毀於色慾的「亡靈」中包括「許多語言不同的民族的女王們,比如亞述女王莎米拉姆、迦太基女王狄多、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還有斯巴達王后海倫,以及愛上海倫並把她擄走從而引發了十年特洛伊戰爭的帕里斯,此外還有愛上了自己叔母綺瑟的特里斯丹。」

裡面特別提到一對為「愛」而死的名人:貴族小姐弗蘭齊斯嘉。基於政治聯姻,蘭齊斯嘉被父親嫁給跛腳、醜陋、粗野殘暴的貴族丈夫,但她後來卻跟丈夫的弟弟、美少年保羅相愛了。後來,他倆均被蘭齊斯嘉的丈夫給殺死了,亦因為邪淫罪被打入地獄第二層(貪色層)接受懲罰。

按照現代人的觀念,估計很多人會認為弗蘭齊斯嘉情有可原。可是,神的標準不同。婚姻再不如意,也不是開展婚外「愛情」的理由。婚姻不合意是過去造業欠的債,不認債、不想還,與命抗爭而繼續造業,弄不好可能下地獄去還。

但丁還和弗蘭齊斯嘉的靈魂對話,探究他們「隱於心而未出口」的愛是怎樣被彼此知道的。弗蘭齊斯嘉說她與保羅的姦情始於一次讀書,他們在花園共讀一本書《湖上的朗斯洛》,朗斯洛是亞瑟王的第一圓桌騎士,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王后奎尼韋爾,在一次花園幽會中,他「為愛俘虜」,與王后親吻。讀到此處,弗蘭齊斯嘉和保羅感同身受,也擁吻到一起,從此犯下大罪。

這對「叔嫂戀」故事,令人聯想到武松與潘金蓮這一對中國最知名的叔嫂。但此例不禁令人感慨傳統文化對人的保護,因為潘金蓮就勾搭不上武松。

中國傳統社會根植於民心的禮儀很嚴——「叔嫂不通問」,以前叔嫂哪能那樣的坐在一起讀書(更何況是那種內容的書)。潘金蓮對武松說了「不對勁的話」,武松就離開家搬到外面了。然而,那一對「外國叔嫂」居然還坐在一起,甚至閱讀著書裡那些「不對勁的文字」。

有研究發現,戀愛與吸毒後大腦變化相似。有人說易動情的人相當於把別人當藥磕,沒感覺了再換一個,總在追求精神刺激。婚外戀的人慶幸找到「真愛」,其實是篩選到道德底線低的利己者。

楊絳老人曾說:「婚外情,就是兩個有病的人,以為遇到了良藥,其實是遇到了麻醉劑,等藥效一過,比以往更疼,說不定還會遇到要你命的鶴頂紅。」「有人出軌丟命,有人出軌染病,有人出軌萬事不順,有人出軌家破人亡。」

不過,可不要以為自己只是想想,沒有實際去嘗試婚外戀就沒事了。要知道,心不正也是不行的。其實,大多數的古人都認為,婚姻是「天作之合」,是神的安排,不可隨心所欲毀壞的。

《德育古鑒》就記載了一則故事,告誡著世人千萬不可放任內心色念不斷滋長。

話說一位李生參加科考而在一旅店投宿。店主對他異常熱情,說自己昨晚夢見土地神說:「明天有一個姓李的秀才,將是科舉考試第一,要善待為好。」李生聞言大喜,後來想到家中髮妻是自己貧陋時娶來的,做官之後理應休妻再娶。

第二天店主又夢見土地神了,並從土地神那裡得知李生心地不善,還未考取功名,就想著拋棄髮妻。所以,他今次科舉要失第了!李生果然落魄而回。

看來,做人做事都要無愧天地良心,應如古語所言:「無一事不可對人,無一念不可告天」。

慧劍破假象

有一篇網路文章〈警戒色慾(四)〉(提到「斬色九劍」,該文說道:「十惡毒世,面對色情誘惑,幾人能過此關?幾人不為所亂?現有慧劍九把,願助君一臂之力。」摘選其中「三把慧劍」與大家分享:

「破清純:百媚叢生之甜笑,嫣然含羞之回眸,最具清純之像,最讓執著色慾卻自持清純者動心。然而,孰知一點萌善浮於面,多少惡欲隱於心?願君火眼金睛看本相,不為外境迷自心。」

「破才藝:古之獻美者,必令美女精通才藝,由此可知才藝助色之功效。文人墨客常有此弊,道德雅士亦受此牽動。當知大德不以才藝顯,執於小術必失大道。」

「破絕色:毒藥摻以蜜,亦是傷身;色禍飾以美,亦是害心。絕色者人呼之牡丹,佛稱之花劍,射入人骨髓,死而不知怨。」

要慧眼識破假象,擁有才藝、絕色等,不僅容易吸引異性,還容易被自己迷住,感覺自己艷壓群芳、技壓群雄等。對異性有非分之想時,往往也是春風得意時。驕傲會蒙蔽智慧,使邪念乘虛而入。

夫妻理應善待、尊重對方,彼此相處融洽。
夫妻理應善待、尊重對方,彼此相處融洽。(圖片來源:Pexels)

結語

人的需求其實有限,吃飽穿暖、健康,就該知足,就像「五福」涵蓋的。至於古人孜孜不倦講述傳統道理及因果故事,用意十分深刻,就是不讓世人沉淪於慾望與私利,敗壞道德與良知,最終遭到上天的懲罰。

可是,現代觀念卻把人帶入情幻中追求刺激。當人們被灌滿現代觀念後,在貪求無止境的路上飛奔,早已遠離了幸福所需的淡泊寧靜的心態。

願人們善待配偶,珍惜自己擁有的,錯過了不會重來。做人要知足、感恩,用心守護內心的善良,那才是自己的福田。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