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無預警泄洪 梅州大量市民失蹤 中國上百萬人受災!(視頻)

發表:2024-06-19 20: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廣東梅州洪水淹城,市民剛走過,橋梁就被衝垮,房屋大面積倒塌。

當地居民鄭先生:我出生都沒見過那麽大的水,都上了橋面了,8米的水位應該有了吧,我住在三樓,淹到二樓的位置了,電這些都沒有了,水又很急,街上的水都很急了,現在還在下雨,都在盡量往高處走,有些人困在那裏。

6月16日廣東梅州多地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據央視新聞報導,梅州全市多地受災嚴重。截至17日多處發生山洪、山體滑坡,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聯、13人受困。

X(原推特)網友「羅翔」18日發布視頻和截圖消息稱,6月17日,廣東梅州上游水庫放閘,「消息不通知下游村民轉移,至多人死亡!中共邪惡體製造孽!」

梅州蕉嶺新鋪、梅縣松源、平遠等多地都被水淹了,斷電、房子倒塌人被壓,山體滑坡,人被沖走……

據視頻顯示,整個村鎮一片汪洋,房屋泡在水中,一名老年人已被救援人員救起,但看起來傷勢很重。

還有多人站在房頂避水,其中包括兒童。有群聊天截圖顯示,在「金星村委公共服務群」,有人說,「我媽屍體找到了,我爸目前還沒有消息」。

X網友「無王無帝(澳喜特戰旅)」也發布視頻稱,廣東暴雨「中共又要泄洪了」,梅州蕉嶺半夜洪水突發,村民們還在睡覺。長潭和平遠水庫泄洪,水位達到5000立方,平遠錫水橋被瞬間沖毀。

據多段視頻顯示,黑夜中的蕉嶺一村莊村民還在熟睡,洪水已經進街,有人聲嘶力竭地在大街上一遍遍地高喊:「全部人快起床,發大水啦!」

全部人起床,發大水啦!到處都發洪水,全部都浸了。要撤退到哪裏?先找找親戚朋友吧。)

蕉嶺縣一居民告訴海外中文媒體,當地一個學生因為洪水失蹤,「老師都發班級群了。」

在社交平台上,有居民反映和親人失聯。一居民在「快手」上留言說,「蕉嶺縣被困14小時,一個大人兩個小孩,救救我媽吧!」

一名梅縣區居民說,周圍幾個鎮子都淹了,水有幾米深,低處全軍覆沒。他提供的視頻顯示,街道大水漫灌,店舖一樓已經完全浸泡在水中,洪水直逼二樓。梅州古城的七樓都泡在水裡。

這名居民還說,這兩天梅州在軍演,街道實施交通管制,但沒有看到中共軍隊來救援。

一名平遠縣白嶺村的居民說,該村一度處於失聯狀態,到17日下午已有人從山路進村瞭解情況,目前村裡還沒有水電和信號,公路也大部分被山石壓斷了。

目前,平遠的雨已停,水位也開始下降,村民開始開展自救。

對此,X網友「ran ran」說,「在中共歷史上,一貫都是上游偷偷開閘泄洪不通知下游,讓下游死傷損失慘重。因為一通知就會涉及到賠償,偷偷泄洪造成是‘天災’的假象,下游自認倒霉。大到1975年8月河南板橋水庫‘潰壩’下游死傷30萬,近到去年8月河北涿州泄洪下游死傷慘重……這樣邪惡的政權在人類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還有網民評論說:「因為是中共才這麼干的!器官都可以活摘。這種草芥人命,最符合它們的作法!」「最後就是,滿滿的黨的愛,救助受困群眾,群眾下跪謝黨。」「這次洪水,不知道又奪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中國官方消息,中國近期多地遭遇洪災,百萬人受災。

據《福建日報》18日報導,截至17日晚間8時,福建省52.3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32.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56.54億元人民幣。

18日,中共新華社稱,福建省龍巖上杭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當地已有4人死亡。《新京報》18日報導,16日晚,受強降雨影響,上杭縣清源山發生山體滑坡。太拔鎮政府稱,初步核實山體滑坡導致6人被埋、失蹤。

龍岩武平縣官方17日消息,初步統計,這次洪災全縣17個鄉鎮(街道)、4.78萬人受災,房屋倒塌378間,農作物受災880公頃,道路損壞135處73.3千米、堤防受損158處3.18千米,通信基站損壞582個,直接經濟損失達4.15億元人民幣。截至17日上午10時,武平縣下壩、中赤、像洞、中堡等鄉鎮多處山體滑坡,導致4人死亡、2人失蹤。

6月18日,央視稱截至18日下午4時,廣西洪災導致18.15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3825人,緊急轉移安置1382人,需緊急生活救助66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149公頃,農作物成災面積2,513公頃;倒塌房屋59間,嚴重損壞房屋67間,一般損壞房屋131間;直接經濟損失18,553萬元。

廣西應急管理部門消息,17日起,廣西共有4市10縣出現洪災。截至17日下午4時,已有2.36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421人,需緊急生活救助8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11公頃,倒塌房屋16間,嚴重損壞房屋25間,直接經濟損失1022萬元。

與廣西同步發生洪災的是廣東梅州,福建龍岩,江西南昌、萍鄉等。

央視稱,從11日至18日下午3時30分,江西洪災導致南昌、萍鄉等9個設區市(九江、景德鎮除外)70個縣(市、區,含功能區)48.1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3398人,緊急轉移安置280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5千公頃、絕收面積2.4千公頃,倒塌房屋9戶26間,嚴重損壞房屋8戶43間,一般損壞房屋135戶253間,直接經濟損失4.7億元。

不過,由於中共官方一貫隱瞞災難真相,官方通報的數據遭到外界普遍質疑,實際傷亡、失蹤人數以及經濟損失可能更多。

中國大陸城市爲何多洪災?

根據《國際水文科學協會會刊》(PIAHS)發表的文章,2008至2010年間,中國約有140個城市遭受了3次以上的洪災。與此同時,城市洪災的風險逐年增加。1980年代,有淹浸風險的城市平均數為37個,2010至2017年則上升至48個,增幅約為30%。此外,1990至2016年間,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不斷增加。當今,中國經濟活動高度集中於城市,洪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近一半集中在城市中。

截至2019年,中國約有650多座城市。中國水利部的紀錄顯示,2006至2016年,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城市遭受洪災。

中國的洪災問題爲何一直都無法解決?文章對此指出,中國城市規劃往往著重地面上的建設,並不關心地下。在不同城市,隨處可見華麗建築、先進基建,但人們大都忽視地下排水系統的作用。而且,中國城市排水系統設計缺乏前瞻,排水量設計僅以系統建成時的平均降水量為準則。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防洪標準,旨在減少地表徑流(surface runoff)導致每1、2年一遇的城市洪水。相比美國、日本和法國等發達國家的城市防洪標準要低得多。中國城市道路修整時,往往未充分考慮同時提高排水能力,因此大部分排水設施沒有隨地面的發展同步升級;部分原有設施甚至遭到破壞。固有排水系統中的管道老化問題同樣迫切。當暴雨頻發,流入排水系統的雨水量超出總設計容量,地面積水變得嚴重,情況惡化時,就會發生洪災。

在管理方面,文章認為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洪水管理能力薄弱。現有的管理方法相對落後,沒有完備的城市防洪管理部門、欠缺實時監測城市洪水的系統以及排水設施管理人員。管理體系不完善,令居民無法接收準確資訊,又無法及時控制城市的洪水。即使有排水系統,也沒有足夠資金及時維修護理。

另外,此前中國的「土地財政」規定,地方政府可出售土地使用權,賺取「土地出讓金」作爲地方收入。文章認為,正是以往的「土地財政」政策,令自然地表面積損失加快。因為具強大洩洪功能、位處低窪易浸的土地特別便宜,這些地方的拆遷難度較低,成本回收更快。價格低廉的土地被競相開發,換來的是忽略城市洪災潛在風險。另一方面,中央財政投入排水管道的撥款也不足,隨著地方政府債務的增加,城市防洪的資金只會是越來越吃緊。

好的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裡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您訂閱點讚並且分享給您的朋友們,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臺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臺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視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