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系列】古銅鏡之鄉——鄂州(圖)

作者:邵語柔 發表:2024-06-20 1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清代畫家關槐 黃鶴樓圖 黃鶴樓位於湖北武昌縣西
鄂州在三國時期稱為武昌,有「古銅鏡之鄉」美譽。圖為清代關槐〈黃鶴樓圖〉,黃鶴樓位於武昌縣西。(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唐‧盧綸

位於湖北省東部的鄂州,是一座山水秀麗的古城,唐代詩人盧綸的一首〈晚次鄂州〉更為她蒙上一了層綺麗而夢幻的面紗。

鄂州古城的魅力遠遠不止於山水景觀,它還有眾多星羅棋布的歷史文化遺蹟,比如:雄踞江心的龍蟠寺、訴說千年歷史的古城牆,以及三國時期孫權在此留下的吳王城等。

鄂州之「鄂」

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為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

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正是湖北後來簡稱為「鄂」的由來。

銅鏡之鄉

銅鏡是古人照面飾容的生活用品,也是男女之間用以表達情感的愛情信物,更是互相饋贈的禮品,如地方進獻皇帝的貢品,或是皇帝賞賜臣下及外國、外族使臣的物品等。如今,古銅鏡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漸漸成為人們收藏的藝術品。

三國時期鄂州稱為武昌,是與洛陽、紹興(古會稽)、徐州齊名的四大産銅鑄鏡中心,出土的銅鏡居中國之首,因此鄂州歷來就有「古銅鏡之鄉」的美譽。

記錄人間煙火的龍蟠寺

幾百年前,位於鄂州市東門外長江之中的龍蟠寺,在滾滾的江水中「拔江而起」,從此,這座小小的寺廟,成了長江上最堅強的建物,任憑如何波濤洶湧的江水也無法將其摧垮。

據傳,清朝詩人姜愃路過此地時,曾感慨地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龍蟠曉渡〉:「峭壁起江心,層臺水面浮……問津何處是,一柱砥中流。」如今,龍蟠寺雖已改名為觀音閣,但不變的是,在浪花拍岸的巨響中,它依然矗立在波瀾壯闊的江流裡,記錄著江畔的人間煙火……

訴說千年歷史的古城牆

古城牆是鄂州非常著名的景點之一,三國時期,孫權在此定都,名為「武昌」,他還修建了一座吳王城,共開五門,分別為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和西北角的流津門,規模盛大。

從西周時築鄂王城、三國時建吳王城,到明清時擴建武昌城,奠定了鄂州現代文明城市的格局。然而,在經歷了1938年日軍的拆毀、狂轟,以及在中共治下的城市建設中,千載古城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古遺址和寥寥幾筆文字,記錄下那段曾經燦爛輝煌的歲月……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