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軍北海艦隊一艘核動力潛艦正準備潛入大海。(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英國媒體報道,2名出席非正式核武談判的美國代表稱,華盛頓和北京於今年3月恢復了5年來的首次半官方核武談判。北京代表告訴美方說,他們不會對台灣訴諸核武威脅。
6月21日,路透社報道,在這一非正式核武會談中,美國代表擔憂,如果在台灣軍事衝突或戰爭中失敗,北京當局可能對台灣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對此,北京代表做出了不訴諸核武威脅的承諾。長期以來,北京當局一直聲稱將這個民主制度的島嶼視為其領土,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拒絕了這個說法。
此次第二軌對話(Track Two talks)的美國組織者、學者戴維·桑托羅(David Santoro)說:「他們(北京官員)告訴美國政府官員,他們絕對相信能夠在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在台灣問題的常規軍事行動中會取得勝利。」
總部位於夏威夷的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負責人桑托羅描述了中美雙方在最近的第二軌對話中都有些「沮喪」,但表示兩國代表團認為有理由繼續這種對話。雙方計劃在2025年進行更多的對話。
桑托羅表示,美國想討論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北京當局是否仍然堅持自20世紀60年代初製造第一顆核彈以來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和最低核武威懾的政策。最低核武威懾是指擁有足夠的核武器來阻止對手。
中國也是承諾不發動核武戰爭的2個核武國家之一,另一個國家是印度。中國軍事分析人士推測,不先使用核武的政策是有條件的,而且核武可以用來對付台灣的盟友,但這仍然是北京的既定立場。
報導稱,北京當局代表告訴美國代表,北京維持這些政策,並且「我們對與你們達成核武均勢不感興趣,更不用說取得優勢了。」「一切都沒有改變,一切照舊,你們太誇張了。」
桑托羅表示,正在為美國政府準備一份有關第二軌對話的報告,但不會公開。
桑托羅有關種美上海第二軌對話的描述得到了美國代表、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安全學者萊爾·莫里斯( Lyle Morris)的證實。
智庫「亨利·史汀生中心」(Henry Stimson Centre)核政策分析師威廉·阿爾伯克(William Alberque)沒有參加3月份上海非正式會談。他認為,在中美兩國關係處於低谷時期,第二軌對話是有用的。
對於第二軌對話中出現的核武問題,阿爾伯克說:「重要的是繼續與中國進行絕對不抱任何期望的對話。」
華盛頓約有6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前美國政府官員和學者,參加了在上海一家酒店會議室舉行的為期2天的第二軌對話。北京方面派出了一個由學者和分析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其中包括幾名前中共軍隊軍官。
這場非正式會談中,華盛頓與北京當局在重大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分歧,華盛頓和北京領導人互相指責對方不誠實。
中美第二軌對話是為期2個十年的核武和態勢對話的一部分,該對話在川普政府於2019年撤回資金後陷入了停滯。COVID-19大流行之後,中美雙方針對更廣泛的安全和能源問題恢復了半官方會談,但只有在上海舉行的非官方會談詳細討論了核武和態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回答路透社的問題時表示,中美雙方第二軌會談可能是「有益的」。儘管該部門知道這一情況,但並未參加3月的非正式會議。因為,這類對話無法取代正式談判,「正式談判要求參與者就北京當局內部高度分化的問題發表權威言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告訴路透社,北京「拒絕實質參與」有關其核武問題的討論,由此引發了對北京「已經含糊不清的『不首先使用』政策及其更廣泛的核武立場」的質疑。
「太平洋論壇」負責人桑托羅桑托羅和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安全學者莫里斯表示,北京當局第二軌對話代表團沒有討論北京軍事現代化努力的具體細節。
莫里斯說,北京在第二軌對話中的要點是圍繞著北京核武在遭受第一次打擊時的「生存能力」。北京當局一名代表「指出研究表明,中國核武仍然容易受到美國的打擊——他們的二次打擊能力還不夠」。
亨利·史汀生中心核政策分析師阿爾伯克表示,北京嚴重依賴「風險和不透明」來削弱華盛頓的核武優勢,北京「沒有必要」進行建設性討論。北京日益擴大的武器庫,包括反艦巡航飛彈、轟炸機、洲際彈道飛彈和潛艇——超出了一個擁有最低限度威懾和不首先使用政策的國家的需要。
美國代表表示,北京當局將他們的軍隊現代化的努力描述為基於軍事威懾的現代化計劃,以應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改進、監視能力的增強和聯盟的加強等發展。
因為美國、英國和澳洲去年簽署了一項協議,共享核潛艇技術並開發新型潛艇。另外,華盛頓目前正在與首爾合作,協調對潛在核武攻擊的反應。
華盛頓的核武政策包括在軍事威懾失敗的情況下使用核武的可能性,儘管五角大廈表示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考慮這樣做,但沒有提供具體信息。
北京代表團成員和中共國防部沒有回應媒體置評的請求。
第二軌對話的參與者通常是前政府官員和學者,即使他們沒有直接參與制定政府政策,他們也可以權威地表達政府的立場。政府間談判被稱為「第一軌對話」(Track One talks)。
北京快速壯大其核武規模
中美兩國曾在去年11月短暫恢復了有關核武的第一軌對話,但自那時起雙方談判就陷入了停滯狀態。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公開對北京當局的反應表示失望。
美國國防部去年評估,北京擁有5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到2030年可能會部署超過1000枚核彈頭,而且屆時中共軍方大部分武器可能會處於更高的戰備狀態。相較之下,美國和俄羅斯分別部署了1770枚、1710枚核彈頭。
美國五角大廈評估,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北京當局的核武規模的增幅超過了20%。自2020年以來,北京當局也對其武器庫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開始生產下一代彈道導彈潛艦,測試可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並定期進行核武海上巡邏。
陸地、空中和海上的核武器使中國「核武三位一體」,這是核武大國的標誌。
2023年10月,美國國防部表示,如果對台灣常規軍事行動的失敗威脅到中共的統治,北京「也會考慮使用核武來恢復威懾」。
北京當局從未放棄使用武力將台灣置於其控制之下,並且在過去4年中加強了在台灣週邊的軍事活動。
今年5月,美國負責軍控和國際安全的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Bonnie Jenkins)對美國國會表示,對於華盛頓在去年正式會談中提出的降低核武風險的建議,北京當局沒有做出回應。北京也尚未同意舉行進一步的政府間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