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面臨史無前例威脅?美將領曝光中國掌控的「隱形殺手」(圖)

發表:2024-06-25 23: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軍F-18大黃蜂戰鬥機
美軍F-18大黃蜂戰鬥機。(圖片來源: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美國一位退役陸軍將領近日發出警告,指中國對美軍供應鏈的控制可能在全面戰爭爆發時使西方處於不利地位。這一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當前台海局勢日趨緊張的背景下。

據《每日郵報》獨家報導,美國陸軍退役少將約翰.G.費拉里(John G.Ferrari)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美國持續依賴中國為軍隊提供裝備,這一狀況令他深感憂慮。

他表示,中國製造商已深度融入美國國防體系,為從空對空導彈到戰鬥機等各類裝備提供關鍵技術和原材料。

這位曾在阿富汗擔任北約副指揮官的將軍警告說,一旦爆發戰爭,北京切斷供應線將嚴重削弱美國的自我武裝能力。

「如果與中國開戰,他們停止供應零部件,我們將無法生產所需的飛機和武器。」費拉里直言,「我們必須立即著手為可能發生的戰爭調整供應鏈。」

難以速戰速決

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進一步佐證了費拉里的擔憂。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12項關乎美國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包括核能現代化、高超音速和航天技術。

這份由數據分析公司Govini應五角大樓要求進行的研究,對美國軍工業現狀給出了嚴厲批評。報告稱:「美國國內生產能力已大不如前......多個對美國國防至關重要的產業類別在全美50個州均已停產。」

更令人擔憂的是,Govini發現支撐美國國防部武器系統的半導體中,超過40%如今來自中國。先進的半導體是導彈制導系統、網路軟體和人工智慧(AI)功能的關鍵組成部分。

這引發了對北京可能利用多種手段破壞美國防禦的擔憂,如在空對空導彈中植入缺陷晶元或在國防系統中嵌入間諜軟體。

然而,費拉里警告說,這一問題難以速戰速決。他估計,美國可能需要10到15年才能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這位曾在伊拉克擔任聯合特遣部隊戰略規劃師的前將軍批評華盛頓對此反應遲緩。「這已是第三屆政府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歐巴馬政府意識到了危機,卻不知如何應對。」

川普(特朗普)政府通過關稅和貿易限制採取了強硬措施。」費拉里說,「拜登上臺後繼續推進,我們現在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兩黨共識......但我們的努力還不夠。」

拜登政府因應對這一危機不力而受到批評。專家們指出,政府提出的為支持半導體本土化提供1.62億美元聯邦資金的「非約束性初步條款備忘錄」,顯示其對這一問題缺乏緊迫感。

費拉里將軍還表示,最近通過的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對減少五角大樓對中國依賴的進程「幾乎沒有影響」。

利益驅使

長期以來,美國國防部一直清楚美國供應鏈被中國製造主導的事實。

早在2012年,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就發現,來自中國的仿冒零部件已滲透到多個關鍵系統中,危及國家安全。這些系統包括空軍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的人工智慧能力、海軍綜合潛艇成像系統和陸軍斯特賴克移動炮。

十年後,五角大樓因發現旗艦戰機F-35含有一種被禁用的中國合金製造的部件而暫停交付。

儘管空軍最終確認這些零部件不影響安全並恢復了供應,但這一事件凸顯了軍事供應鏈複雜性可能讓中國有機可乘的隱患。

美國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始於20世紀90年代後中美關係相對友好的時期。當時,美國承包商被鼓勵與中國做生意,因為中國能提供低成本製造和便利的原材料獲取。

然而,隨著中美關係趨緊,國防官員對供應鏈整合日益擔憂。

儘管如此,國防部對中國設備的依賴仍在增長。根據Govini的數據,2014年至2022年間,美國對中國電子產品的依賴增加了六倍。

無黨派智庫美國安全項目的高級研究科學家考特尼.曼寧(Courtney Manning)指出,這一趨勢主要由「利益驅動」。

她表示:「美國國防承包商獲得了豐厚合同,難以輕易放棄。他們在選擇合作夥伴方面擁有很大自主權。對許多承包商而言,從中國或臺灣採購組件是一種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可以滿足高科技需求,同時避免在美國投入大量人力成本。」

缺乏替代方案

然而,承包商們也面臨困境。由於美國製造業持續衰退,國內選擇十分有限。

非營利組織「繁榮美國聯盟」的首席經濟學家傑夫.費裡(Jeff Ferry)表示,無人機製造商正在積極但基本徒勞地尋找美國生產的零部件。他說:「一架無人機可能包含數百個零部件,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大規模生產的。」

無人機使用鋰電池,而鋰是中國壟斷的礦產資源。此外,半導體生產需要鎵、砷和氖等材料,這些主要在俄羅斯、中國和烏克蘭生產。美國不生產鎵,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半導體級氖氣供應減少一半。

烏克蘭戰爭進一步暴露了美國軍工業的廣泛問題。在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物資後,美國武器庫存已降至危險水平。但國防企業無法迅速補充這些庫存。

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東歐衝突凸顯了美軍在可能與中國發生印太地區衝突時可能很快耗盡彈藥的風險。

面對這一複雜局面,費拉里將軍呼籲採取「購買盟友」的策略,而非單純的「美國優先」。他強調,美國無法獨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與盟友合作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