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共三中全會對全球投資者也很重要?(圖)

發表:2024-07-09 20: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三中全會對全球投資者也很重要
中共三中全會對全球投資者也很重要。(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7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編譯/綜合報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美媒認為中共三中全會對全球投資者也很重要。財稅體制改革受到輿論關注,消費稅如何重新分配?分析指,在中國經濟下滑、稅收連年銳減的形勢下,中共政府恐逆向改革。

三中全會因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而格外受關注

在中共定期舉行的無數次會議中,三中全會因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而格外受關注。通常五年一次的高層官員會議會處理重大的經濟和政治政策變化。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曾利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布中國將開放和轉變經濟模式,讓市場力量在當時的計畫經濟中發揮作用。

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投資者將密切關注中國重啟經濟增長引擎的任何動向。

彭博社7月8日報導認為,三中全會對全球投資者如此重要。那麼什麼是三中全會?三中全會是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會議。該機構正式宣布黨內最重要的政策和人事安排,但實際上它只是批准一小部分黨內權力頂部的人(其中主要是習近平)做出的決定。

中央委員會通常在五年任期內召開七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尤為重要,因為它是新領導層第一次正式介紹其對經濟和政治問題的廣泛思考。例如,習近平利用2013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會議(即他成為中共領導人一年後)的機會,推出了進一步放寬獨生子女政策、改革戶籍制度和強調國家安全的計畫。

與中共大多數重要的會議一樣,這次會議通常在北京西部的京西賓館舉行。這座低調的灰色建築由中央軍委直接管理。

出席三中全會的人員包括200名左右中央委員、約170名候補中央委員以及黨的紀律部門領導。

中央委員不僅在黨內擔任要職,還在省、市、中央政府以及軍隊和國有企業中擔任要職。目前,205名中央委員中有44名來自軍隊。

今年,在為期四天的時間裏,官員們將在習近平主持的非公開會議上討論政策。但是,據信真正的談判和決定早已有了結果。

會議結果通常會通過官方媒體發表公報,詳細信息稍後公布。

彭博社認為,歷屆三中全會出臺了重要政策。包括1978年召開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國走上了經濟發展的道路,並在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之後使私營經濟得以增長。

十五年後的1993年,中共高層領導人在十四屆三中全會上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計畫,提出了對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和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等政策。

2013年,以習近平為首的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畫,其中包括進一步放寬獨生子女政策、鼓勵私人投資國有企業,以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諸多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

在2018年舉行的會議上,北京承諾重組黨、政府、軍隊和其他公共機構,並承諾平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權力。會議還批准了政府高層職位的提名人選。

儘管對於突破性的結構性改革的期望不高,但投資者仍在密切關注任何有關政策方向的暗示,以解決廣泛的長期問題,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房地產市場的下滑、陷入困境的私營部門、國家的技術推動以及人口老齡化。

財政改革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共高層領導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新一輪財政和稅收改革」,這引發了人們對三中全會可能公布更多細節的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支出責任劃分可能會進行重組,北京將承擔更多支出以推動經濟增長,而各地區則在努力應對不斷增加的債務風險和土地出售收入的減少。一些經濟學家預計,消費稅改革將拓寬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增值稅也將進一步改革。

房地產政策是投資者關注的另一個領域,因為房地產低迷仍然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6月份,中國國務院要求官員繼續制定新政策,收購現有存量住房,這引發了人們對新舉措和額外資金的期待,此前北京方面於5月份公布了一攬子措施來拯救房地產行業,其中包括央行為地方政府提供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低息貸款,用於購買現有住房項目。

萬億級消費稅改革 擴大徵收範圍

據中國官媒日前報導,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地方財稅體系是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在中國四大稅種中,消費稅是唯一尚未實行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稅種,因此在新一輪改革中收到關註:擴大徵收範圍、後移徵收環節、稅金下撥地方政府是未來消費稅改革的三大看點。

消費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徵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消費稅收入規模達1.61萬億元,佔整體稅收比重的8.9%,規模和佔比僅次於增值稅(38.3%)和企業所得稅(22.7%)。在中國,消費稅主要在生產環節,由生產方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繳納,收入完全歸屬於中央財政。

消費稅自1994年在中國首次登臺以來,消費稅經歷了多次調整,包括2006年消費稅制度改革、2008年成品油稅費改革、以及2014年稅目和稅率調整等。

最初,消費稅只針對煙、酒、成品油、小型汽車等11類需要限制或調節的消費品。隨著經濟和財政需求的變化,電池、一次性筷子、塗料、電子煙等消費品也納入徵稅範圍。目前,消費稅共有15個稅目,稅率範圍從1%至56%不等。

在今年4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的媒體《稅務研究》發表文章稱,應把更多高檔消費品、服務和消費行為納入消費稅的徵收範圍,「現有針對高檔甚至奢侈消費品的稅目不足,大量奢侈消費品如私人飛機、高檔傢俱,和消費行為如馬術、高檔會所娛樂休閑、豪華游輪旅遊等未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

特別是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土地出讓收入減少、以及地方債務壓力,都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形成壓力。在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財源。

申萬宏源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賈東旭在研報中指出,在「營業稅改增值稅」之後,地方政府主力稅種已經缺失,2023年,地方稅種中最大的土地增值稅僅佔當年地方稅收的8.3%,疊加土地出讓收入的下行,地方財源如何彌補成為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消費稅是地方財源的重要補充。

不少分析師認為,消費稅有望進入試點改革階段,在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上被提及。

「我們在各地調研時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中國現在需要一次類似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議,要有振聾發聵的重大改革來打破僵局,給全社會帶來信心。」位於北京的安邦智庫在發給BBC中文的分析報告中表示,疫情帶來的財政和經濟創傷2022年顯現,2023年企業信心、老百姓信心都嚴重不足,中國經濟恢復遠不如預期,這種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於中國下一步如何改革的預期在上升。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表示,三中全會的召開正值關鍵時刻,公共部門(政府投資、國企等)的行動有助於穩定增長;但私企和家庭的情緒依然低迷,現在看到情緒有觸底跡象,還有全球保護主義情緒高漲,因此明確而有力地傳達支持性政策方向有助於鞏固近期的積極勢頭,幫助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復甦之路。

宋林所指的「情緒低迷」反映在中國的經濟數據上,持續數月的物價走低、消費降級,以及股市和樓市的不斷探底,中國經歷經濟反彈乏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