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中國當局是否有可信的經濟復甦計畫表示懷疑。(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24年9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歐盟商會9月11日表示,在華歐洲企業對中國當局是否有可信的經濟復甦計畫表示懷疑。外資從中國撤出的資金規模已經創歷史新高,外商直接投資(FDI)進一步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官方發布了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
在華歐洲企業擔憂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歐盟商會9月11日表示,在華歐洲企業對中國當局是否有可信的計畫來提振疲軟經濟的需求、或者是否會實施長期承諾的改革表示懷疑,他們在中國投資的意願降低,並正對其在華業務進行「重大的戰略反思」。
中國歐盟商會在最新版本的文件《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24/2025》中表示,在1700多家會員企業中,許多企業現在已經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它們所面臨的中國景氣低迷的問題可能已經成為長期特徵,而不是新興市場的成長陣痛。
「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由於營商挑戰開始超過投資回報,投資者現在正更加嚴格地審查其在華運營,」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Jens Eskelund)表示。
彥辭在該《建議書》的發布會上補充道,「在中國市場賺錢變得越來越難。」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2023年歐盟對華外國直接投資較上年下降29%,至64億歐元(70.6億美元)。中國歐盟商會表示,約三分之二的會員企業在華利潤率已降至全球平均水平或以下。
中國歐盟商會在其最新《建議書》報告中寫道:「隨著許多其他市場提供了更高的可預測性和法律確定性,同時實現了相同的投資回報率,如果繼續在中國市場進行先前水平的投資,其合理性將變得越來越難以證明。」
該商會表示,歐洲企業還必須艱難應對中國競爭對手與其他營商挑戰,包括這些競爭對手獲得不公平補貼、商業環境高度政治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關注,以及長期存在的市場准入和監管壁壘。
然而,該商會說,歐洲企業擔憂中國經濟放緩。
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著房地產行業高負債、國內消費低迷和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壓力,北京和西方國家政府之間的摩擦也加劇了中國經濟前景面臨的不確定性,企業對潛在貿易戰的擔憂加劇。
在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遠低於預期後,中南海經濟政策制定者表示,他們準備放棄向基礎設施投入大量資金的做法,轉而針對家庭採取新的刺激措施。
但是,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歐洲企業對此承諾已普遍存在疲勞感。
該報告稱:「新千年伊始,中國政府宣布的改革計畫被外國公司視為可信的。現在,經過十多年承諾基本上沒有兌現,人們對中國改革承諾的懷疑正在增加。」
歐盟商會在報告中表示,今年7月份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並未出臺任何實質性的新政策,該會議不但無助於緩解外國企業的擔憂,反而表明「國有部門的復甦可能比私營部門更優先,以符合中國更加註重安全的目標」。
該商會表示,最近修改的反間諜和外交關係法律也迫使外國公司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盡職調查和合規工作中,「這增強了其他市場的吸引力,因為這些市場可以提供更多的法律確定性。」
在華美企情緒跌至歷史最低點
9月1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政治緊張局勢、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激烈的國內競爭正在削弱美國企業對中國的信心,他們對於中國未來五年前景的樂觀情緒降至歷史最低點。
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9月12日發布的2024年度調查顯示,只有47%的美國公司對未來五年在華業務前景持樂觀態度,比去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這是自1999年上海美國商會發布年度《中國商業報告》以來,樂觀情緒最低的一次調查。
同時,該調查顯示,2023年盈利的美國公司數量也創歷史新低,僅為66%。此次接受調查的306家美國公司來自多個行業。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安高博(Allan Gabor)表示,盈利能力下降的趨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是國內需求、通貨緊縮的影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會員們對地緣政治的看法和擔憂。」
「這涉及到在中國的投資和的運營計畫,以及我們如何制定未來在中國的業務計畫,」安高博說道。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2023年美國對華外國直接投資將較上年下降14%,至1630億美元。
地緣政治仍然是大多數在中國運營的美國企業所面臨的首要挑戰,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世界這兩大經濟體之間未來關係的不確定性在加劇。
中國發布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 遏制外資撤離
據中國官媒9月9日報導,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改委)、商務部於2024年9月8日發布第23號令,全文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同時廢止。
發改委官員稱,2024年版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刪除了「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2個條目,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官員表示,未來將在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
官媒稱,「疊加其他吸引外資政策落地見效,將有效地提升跨國公司深耕我國市場的信心。」
外資撤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隨著外商對華直接投資(FDI)持續下降,中國多地政府選擇在香港辦理招商活動,目的是想透過香港吸引外資,實現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
報導指出,除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將於9月在福建省省會廈門召開外,香港投資推廣署的數據也顯示,新冠疫情後已有許多大陸省市來到香港招商引資。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直言,目前經濟壓力很大,必須實現年度增長目標,而外商投資前景也不樂觀。
香港貿易發展局首席經濟學家趙永礎則表示,香港提供外商對華投資一站式平臺。目前,大約 70% 的大陸外商皆通過香港進行直接投資,因為能避開大陸的外匯限制;此外,香港也能在提前規劃法律服務、融資、稅務和公司結構等方面提供靈活性。
據彭博社8月12日的研究,今年第二季度裡,外國投資者從中國撤出的資金創歷史新高,這反映出外資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悲觀情緒。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反映外商對華直接投資(FDI)的「直接投資負債」錄得負148億美元,意味著流出中國的直接投資多於流入。如果今年下半年繼續下降,這將是至少自1990年開始有可比數據以來的首次年度淨流出。
這是該指標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第二次錄得負數,上一次是在2023年第三季。此次淨流出額較當時的121億美元進一步提高。其中,來華資金持有關聯企業債券的規模淨流出220億美元,規模也為有記錄以來最大。
彭博社認為,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導致一些外商減少了投資,而中國向電動汽車的快速轉變也讓外國汽車公司措手不及,促使一些外企撤回或縮減了投資。
儘管北京當局在吸引和留住外商投資方面作出了越來越多的努力,但外商投資還是出現了下降,而去年的增幅是有記錄以來最小的。北京當局希望向外企展示其開放性和吸引力,希望這些外企能帶來先進技術,抵禦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對中國「去風險」的壓力。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跟蹤淨流量,可以反映外國公司的利潤趨勢以及在中國業務規模的變化。由於發達經濟體一直在提高利率,而中國央行正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跨國公司有更多理由將現金留在國外而不是中國。
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被北京當局視為外資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信心的體現,也是增強中國企業競爭力的途徑。
外商直接投資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經濟投資。一般而言,外國企業會和本地企業組成一個公司,形成一個多國企業或者國際企業。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FDI在2022年第一季觸及1072億美元的歷史高位,但當年第二季就在上海封城等因素衝擊下,大跌至378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今年8月16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24年1-7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94.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6%。這一指標的同比降幅從今年1月的11.7%逐月擴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