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許成鋼(圖片來源:許成鋼提供)
【看中國2024年12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報導)近年來,隨著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技術競爭成為雙方博弈的核心領域。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對美國擬定的「曼哈頓計畫」提出了深入分析,指出該計畫旨在通過限制中國獲取尖端技術資源,阻止其在人工智能(AI)及其他前沿科技領域的進步。這一戰略決策標誌著全球科技競爭進入新的階段,並可能對中國的科技發展和全球產業鏈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許成鋼認為,曼哈頓計畫是美國針對中國科技崛起的一項全面戰略,其核心目標是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資源,以遏制其在AI等領域的發展。這項計畫的名稱借用二戰期間美國研發核武器的代號,突顯其重要性和戰略意義。計畫覆蓋的不僅僅是AI,還包括所有先進技術領域,例如高性能晶元、超級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等,全面封鎖的措施旨在削弱中國在全球科技生態中的競爭力。
人工智能,特別是通用人工智能(AGI),是此次技術競爭的核心領域。AGI指的是能夠像人類一樣處理多領域任務的智能系統,潛在應用範圍從家庭護理機器人到複雜決策支持系統。然而,儘管AGI的概念備受關注,目前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算力和數據訓練方面的能力遙遙領先,例如谷歌和OpenAI等公司通過數萬片英偉達GPU構建巨大的計算集群,推動AI研究的突破。
在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高度依賴進口特別是高端芯片。臺積電等國際製造商對中國的芯片供應至關重要,但隨著美國逐步收緊技術限制,中國在芯片和算力上的短板愈發顯現。例如,儘管中國在中低端製程芯片製造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高端芯片的研發和製造仍面臨巨大的技術瓶頸。此外,荷蘭的光刻機製造商ASML停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設備,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困境。
過去幾十年,中國在技術領域的進步主要依賴於與全球科技體系的深度融合。國際資本的大量投入、與發達國家的科研合作,以及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研發活動,推動了中國技術能力的迅速提升。然而,這種模式在美國實施技術封鎖後將受到嚴重挑戰。以超級計算機為例,2016年中國曾製造出全球最強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這一成就主要得益於與美國的緊密合作,例如芯片設計依賴美國的軟體和技術支持。然而,隨著美國對芯片出口的嚴格限制,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進展顯著放緩,2024年的表現甚至不及2016年。
技術封鎖還將對全球產業鏈產生廣泛影響。中美科技脫鉤可能導致供應鏈的區域化,美國或推動關鍵技術生產向本土回流,而中國則可能尋求通過自研技術實現進口替代。與此同時,過去中國與西方科研合作帶來的技術進步,也可能因封鎖措施而中斷,迫使中國重新審視其技術發展戰略。
面對技術封鎖,中國需要採取多種應對措施。首先,自主研發的重要性愈發突出,中國需要加速推進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國產化,以突破芯片供應鏈的瓶頸。其次,通過擴大內需,減少對出口導向型經濟的依賴,為技術產業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支持。此外,中國還可以深化與新興經濟體的合作,尋求在金磚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建立新的科技生態系統。最後,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集中資源,爭取實現重點突破。
曼哈頓計畫的實施,標誌著中美科技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種全面技術封鎖不僅讓人聯想到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的全面遏制,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中美關係,並對全球科技合作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由於人工智能和芯片技術的研發需要長期投入,短期內難以見到顯著成效,這使得中美科技競爭成為一場持久戰。與此同時,這場競爭還可能促使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重新選擇立場,從而深刻影響全球科技格局。
許成鋼指出,中國的技術崛起依賴於與全球科技體系的深度合作,而曼哈頓計畫將試圖切斷這一模式。未來中國需要在技術自立方面取得突破,同時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平衡內部發展與外部競爭壓力。在這一過程中,中美技術競爭的結果不僅關乎兩國的利益,也將對全球科技發展的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