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上海黃浦區某街道(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Getty Images)
每逢年終,預測次年中國經濟增速及大勢是中外經濟界熱衷之事。但今年不同,儘管中國政府、IMF等仍然在預測,但中國民間聲音卻因當局整肅首席經濟學家事件而消聲,不再「妄議」中國經濟。但凡對中國經濟稍有研究的人都明白,影響中國經濟的兩件大事正在同時發生,一是中國政府正在推動積極財政政策,希望阻止經濟下滑,國際社會稱之為螺旋式通縮(這名詞是否噱頭待議)。二是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以風雷之勢表達的將向中國以及墨西哥(中國轉口貿易的重鎮)加征高關稅,這兩者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導致2025年的中國經濟形勢極不確定,注定要「摸著石頭過河」,目前顯露的有三塊河中巨石:
中美科技戰的2025將蔓延燃燒
中美兩國圍繞數字技術展開激烈競爭。路透社這麼概括這場競爭:成為雲服務基地的是數據中心。半導體晶元就是數據的「化身」。這裡存在世界各國展開激烈爭奪的半導體競爭的本質。因為即使無法捕獲虛擬空間中無形的數據,如果利用存在於物理空間中的半導體,就可以對貿易實施管理,對工廠加以控制。
中國為了應對與美國的競爭,正在亞洲增強數據處理能力。截至2021年的估算顯示,中國的伺服器機房的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2022年2月,中國政府啟動了建設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國家項目「東數西算」工程。計畫推動北京、上海和廣東等東部地區的數據中心分散到甘肅、內蒙古、貴州和寧夏等各地,據說這些遠離沿海地區的「老少邊窮」地區在軍事上更容易防守。
日經新聞稱,無論是美國的五大科技企業GAFAM(谷歌、蘋果、Meta、亞馬遜和微軟)的服務,還是中國推進的「東數西算」工程,如果沒有先進的半導體都無法實現。也不可能開發出尖端的AI。正因如此,世界各國才將半導體定位為戰略物資,竭盡全力在國家層面加以管理。美國政府為了防止半導體產品和技術流向中國,建立了很高的出口管制壁壘。如流水般源源不斷注入補貼的不僅僅是美國。還有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盟(EU)各國,還有英國和印度,以及以新加坡為首的東盟(ASEAN)各國。臺灣、韓國和日本想要實現的目標也都相同,各國和地區之間還存在微妙的競爭關係。但有個趨勢是明顯的:當晶元生產被列為政府管制的戰略特質時,企業漸漸失去自由度。
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Bernstein的數據顯示,在當前的中美晶元戰中,美國在最尖端技術方面明顯佔據上風。但在成熟製程晶元賽道,中國可能正在獲得優勢。鑒於美國國內認為拜登政府的「小院高牆」,即對有限數量的先進技術實施嚴格限制不太成功,川普政府在晶元戰上極有可能改變政策,因此,中美科技戰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得看川普1月20日正式就職之後推出什麼政策。
中國製造業的瓶頸問題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布的2024報告顯示,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到203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全球佔比將上升至45%,西方發達國家加起來為38%。
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之後的「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電力裝備這三個領域、曾被《中國製造2025》計畫列為重點的10個尖端行業進行投資,目前已經初見成效,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從「投資+住房+出口」驅動轉變為「內需+製造業+碳中和驅動」,這個長期的結構轉型中不少勞密型企業死亡,結構性失業不可避免。但中國方面還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目前只是製造業大國,並非製造業強國,正處在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不少短板需要克服。
據中國工程院對26類製造業主要產業存在短板的分析,中國當前產業基礎的薄弱環節聚焦於「五基」: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製造工藝和裝備、基礎工業軟體、基礎檢測檢驗設備和平臺(五基)。造成這種進口依賴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研究投入限制、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發展不均衡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等。
另一個需要克服的短板則是製造業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佔從業人員的比重仍然較低。2020年,中國製造業中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佔比僅為3.55%,遠低於德國的23.2%和歐盟的14.2%。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分析,到2025年,智能製造領域將需要900萬人才,而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450萬。
這兩大短板要克服,並非一朝一夕,還有重要的國際環境因素起作用。
美國的「製造業回流」將成為「技術創新」?
川普的MAGA大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重振美國製造業,向中國與墨西哥加征關稅,就是要逼迫製造業流向美國本土。自歐巴馬時代起,美國歷屆政府都把製造業回歸本土作為其經濟政策的關鍵部分。歐巴馬政府推行的「再工業化」計畫,川普政府的「製造業回歸美國」計畫,以及拜登政府的「製造業復興政策」,雖然在策略和措施上各有側重,但其根本目標一致,振興美國製造業。
拜登政府大量啟動基礎設施投資,2021年中之後美國製造業建築經歷了快速上升,並在2022年3月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億美元大關,增速在2023年二季度達到峰值。通常來說,建築投資的高峰期之後會迎來設備投資的高峰期,然而美國的工業設備投資增長並沒有跟上建築投資快速增長的步伐。但2024年以來,美國製造業的建築投資增速有所放緩。設備投資的表現顯得不溫不火,與建築投資的快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這些跡象反映出美國「製造業回流「可能並沒有按預期順利展開,美國國內的設備投資是個問題。
對這個問題,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縮寫為ITIF)今年9月曾為國會撰寫一份長報告,標題為《中國正迅速成為先進產業的領先創新者》(China Is Rapidly Becoming aLeading Innovator in Advanced Industries),該報告指出,儘管中國尚未取得總體領先,但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而在其他許多領域,中國企業很可能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趕上或超過西方企業。而美國關注中國問題的政策專家中,絕大部分來自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背景,而非技術經濟背景。因此,這些擔憂會給敘事和議程帶來影響。例如,限制中國進口的主導論點幾乎總是關於安全,而不是保護美國的技術經濟能力。
該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權威人士、專家和政策制定者將氣候變化和減少不平等——而不是中國——視為當今的生存挑戰。此外,即使是那些認識到中國威脅的人,也會默認加倍支持資本主義和美國制度。我們需要明白,這個體系未能應對中國挑戰。現在是時候接受現實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創新體系,……中國的創新體系雖然並不完美,但比美國以前所理解的要強大得多,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美國效仿。」
報告撰寫者指出,為了實施這些政策,美國應該採取適合當前生存競爭的「國家實力資本主義」。政府必須確定對國家實力至關重要的關鍵領域,併進行充分投資以贏得技術經濟戰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應該創建五個工業研究機構、一個「競爭力高級研究計畫局」和一個工業發展銀行;將研究和實驗稅收抵免增加三倍;並為資本設備提供為期七年的折扣期。
這個報告發表在9月,有些看法很有見地。民主黨政府如果繼續當政,不大可能放棄氣候教;但川普政府2.0會接受,只是巨額債務會影響政府的投入規模與時間。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判定,中國經濟發展的流向,上述三塊石頭都有影響,但現在沒有一塊的影響力可以確定。而中國政府能夠主動做的,就是盡力克服自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