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香港手機上的DeepSeek應用程式。(圖片來源: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國的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人工智慧(AI)模型後爆紅,並引發資安疑慮。台灣行政院數位發展部昨天向各部會發出警示,公務機關與關鍵基礎設施皆不得使用DeepSeek推出的開源AI模型和產品,至於這項決定是基於國家資通安全的考慮。
根據中央社報導,數位發展部昨天(31日)表示,依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或是機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業務承辦人不得向生成式AI提供涉及了公務應保密、個人及沒有經機關或機構同意公開的資訊,也不得向生成式AI詢問可能涉及機密業務或是個人資料的問題。
數發部還強調,DeepSeek AI服務是中國產品,運行涉跨境傳輸及資訊外洩等資安疑慮,屬於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
數發部指出,為了防範公務機關內部資訊在無法有效監管情況之下外流並構成危害風險,台灣從2019年行政院公布實施「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已經明確要求中央與地方機關或是機構、公立學校、公營事業、行政法人及自行或是委外營運提供公眾活動或是使用的場地,限制使用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該督導資通安全管理法所定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以及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參考辦理。
數發部也強調,上班時間內不得利用電腦及網路設備從事跟公務無關之行為,各機關資通安全防護至關重要,數發部將會持續掌握相關技術發展,也會適時調整資安政策,來保障國家資訊安全。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對此表示,公部門禁止使用DeepSeek主要考量是資安疑慮,面對中國的威脅無論是軍事上、灰色地帶、網路資訊安全上的,台灣皆處在第一線,美國政府都已經宣布考慮下架DeepSeek,美國海軍也正式宣布公部門禁止,連私人使用DeepSeek也禁止。
王定宇指出,台灣面對的資安威脅不比美國低,美國同樣是民主大國,都基於資安考量禁止使用DeepSeek,台灣更應該審慎因應。
他認為,民間也會有資安考量,不只大小公司、連鎖企業,每個人對資訊安全都應該更加重視。他也呼籲大家不要使用DeepSeek,要有保護自我資訊的警覺。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則表示,DeepSeek已經變成國際關注的重大事件,許多國家都已經緊急提出反制的對應措施,台灣也公布公部門禁用,就如同公部門也禁用TikTok,很多有高度風險的中國製產品,都應該禁用。
林俊憲說,DeepSeek是國際上都認為有高度資安風險的產品,當國際都在反制時,台灣處在深受中共威脅的第一線,速度應該更快才對,公部門應禁用相關軟體。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支持公部門禁用DeepSeek,由於無法保證公部門內部一些需要被保護的資訊,是否透過這樣的生成式AI流傳出去;希望民間能盡快發展出更好系統,在不影響國家安全狀況下,跟國際重要的生成式AI發展連結一起。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則(1日)表示,數發部必須提出更多的說明,而非「為禁而禁」,數發部有責任與義務釐清管制的範圍。
她質疑,難道連公立學校(大學、研究中心)都必須限制使用DeepSeek,難道連活動場地也限制使用DeepSeek,是否會影響學術研究及學生的學習,反倒因噎廢食,這些都需要數發部釐清。
根據央廣報導,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31日受訪時指出,原本以為中國AI落後美國的時間會更長,但如今看來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但要說美國晶片圍堵失敗或衝擊輝達等,恐怕也是言之過早。
針對DeepSeek明顯有著「自我審查」機制,針對敏感題目均不回答,其中「中國領導人是誰?」、「台灣目前的總統是誰?」也僅是回應暫時無法回答。溫怡玲認為,這令人懷疑DeepSeek的訊息是否可信任的,因為代表它給的訊息都是能夠被篡改的;由於AI會影響到人們對於事情真相的認知,因此可信任的AI是一個很關鍵的議題。換言之,AI的可信任非常非常重要。
31日較早時候,南韓資訊私隱監管機構表示,將會向DeepSeek詢問關於用戶個人資訊的收集及管理方面的情況。
根據路透社報導,法國、義大利、愛爾蘭等國正在查詢DeepSeek對於用戶個人資料的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