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國際書展4日起登場,陸委會與策進會合辦的「夯看Hong Kong–書香滿港在台灣」香港專區陳列各類香港圖書,包含末任香港總督彭定康著作「香港日記」等。
【看中國2025年2月6日訊】今年台北書展最少有29家香港獨立出版社及書店參加。有香港出版社負責人直言,雖然要面對紅線,但近年來香港獨立出版社及書店有所增加,若非大家心中有澎湃的熱情,難以克服眼前的困難。
香港獨立出版社「藍藍的天」負責人伍自禎6日表示,近年香港獨立出版社及書店多了,大家心中有澎湃的熱情,才能克服面前的困難。
香港獨立出版社「藍藍的天」出版資深媒體人區家麟的著作「最後的信仰」及「二千零四十七夜」,在2024年香港書展被要求下架。出版社負責人伍自禎今年帶了這2本書來台北書展。
區家麟說,現在在香港從事出版要「自我審查,紅線很清楚」,反而是灰色地帶範圍很大,不知道當中有沒有風險,有時要跟編輯或作者很細仔商討「句子甚至用字有沒有問題」。
令人鼓舞的是,區家麟發現,香港近年來獨立出版社及書店多了起來。
他說,「現在加入做出版社或書店,一定是非商業原因,是有一種情懷及熱誠,那種熱情很澎湃。如果熱情不夠澎湃,會很快放棄,因為現在面對很大難度,如果沒有這熱誠,很難可以克服這些困難,所以新加入及繼續做的人,內心都很有熱誠」。
伍自禎則表示,他觀察到另一個現象,就是多了20至40多歲讀者閱讀社會性議題的書,如關注弱勢社群或社區發展的書等。「以前這些書很難賣出,現在多了有興趣看的人。幾年前香港人主要關注時事、歷史等等,現在多了人關心社會內的社區發展等」。
在香港從事出版面對不少困難,伍自禎有沒有想過將出版事業轉移來台灣?他直接回答「我不會」,「因為我很鍾意(喜歡)香港,我是不想走的人,我真的很喜歡我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所有的記憶都在這裡,出版在香港賺不到錢,但有一種情懷在。如果搬離開了,對我來說沒有大意義」。
香港「獵人書店」店長黃文萱6日表示,在香港經營書店面對租金及人手成本高,再加上不時被政府部門巡查,為已不容易的工作增加壓力。
今年參加台北書展的香港獨立書店,包括由前香港區議員黃文萱經營的「獵人書店」。
2021年黃文萱不滿港府要求區議員重新宣誓而辭職,於2022年開設了「獵人書店」,由獨立書店常客變成書店店長。
她向中央社記者說,在香港經營獨立書店最大的困難是租金及人手成本高,「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政府部門仍有很多不必要的『關心』,為已經不容易的工作增加很大壓力」。
黃文萱所指的政府部門「關心」,就是書店不時被港府部門巡查。在香港,一些獨立書店頻繁地被政府部門巡查。例如被巡查有沒有違反消防條例,或舉辦活動被投訴,便會有政府人員到店巡查。
她說,另一方面就是要考慮所賣的書是否會違法,需要自我審查,造成心理壓力。
黃文萱直言,在香港經營獨立書店「不能說是前景黯淡,但也不是很明朗」,自己想將喜愛的書推薦給其他人。
她表示,暫時沒想到將書店遷移來台灣,台港兩地書店的經營都面對不同困難,在香港面對經營成本高的問題;在台灣也面對連鎖書店、電子書等挑戰。
香港獨立書店「艺鵠書店」今年在台北書展聯合另外28家獨立出版社、書店及小誌,包括「藍藍的天」、「獵人書店」等,一共帶來119本不同的香港書籍與台灣讀者分享。攤位主題為「文字出走,閱讀香港」。
「艺鵠書店」經理曾凱鈴表示,「在香港做書店難,做獨立書店更難,要做到自主出版更難」,但仍有很多出版社、書店及作者默默耕耘,希望將一個個小故事集結起來,形成一個美麗的風景,讓台灣人更了解香港。
曾凱鈴說,正因經營困難,行業內互動更多,大家會互相幫忙,希望將好書流傳下去。
香港「艺鵠書店」經理曾凱鈴表示,香港仍有很多出版社及書店等默默耕耘,出版好書。
香港資深媒體人區家麟的著作「最後的信仰」及「二千零四十七夜」在2024年香港書展被要求下架,今年在台北書展上架。(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