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带有浪漫色彩、更充满血腥和残暴的共产主义实践彻底失败后,在政治危机、经济凋敝、政权日暮途穷的情况下,采取了救亡图存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摸着石子过河的救命办法,既没有理论的基础,也没有长远的规划。中共不得不淡化和抛弃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于是,中共党内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就出现了“姓社还是姓资”这一类的理论争论。邓小平运用他个人权威,以“不争论”的办法把分歧和冲突冻结起来。江泽民上台以后,党内正统派不断以上书的形式并在《中流》和《真理的追求》之类的刊物上,表达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和批判,发出不同的声音。但由于广大民众已抛弃了共产主义,所以正统派的不同声音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改革开放既然是中共理想失落后的被迫选择,就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不管白猫黑锚,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而决定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统治地位。所以,改革开放不断冲破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束缚。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富有阶层。这个阶层是依靠政权的力量兴起的,反过来又成为政权的依靠力量。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妨碍,这个阶层的绝大部份至少在形式上被排除在中共的门外。
中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嘛,维护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把这股力量排斥在党外;要嘛,把意识形态的残余拿掉,使这股力量与中共彻底融合。既然中共的唯一标准是有利于中共的统治地位,中共就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理论,其实质是拿掉中共的阶级基础的教条,把中共变成抽象的全民党,从而为新的富有阶层进入党内铺平道路。江泽民的“7.1”讲话只不过是一次明确的宣告。以邓立群为代表的正统派,抛出《万言书》,指责江泽民背叛工农阶级。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上来看,正统派的看法无疑是对的。
《中流》和《真理的追求》等刊物被关闭,表明党内正统派已被封住了喉咙,来自传统意识形态的最后挑战已被粉碎。那么,中共向何处去呢?从形式上看,中共将变成没有阶级特征、但还有弹性意识形态的全民党,修改党名是势所必然。从实质上看,中共已经变成新的富有阶层的、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的、维护其既得利益的党;区别在于,今后它将变得名正言顺。
这个变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共的一党专政制度,但它同时也削弱了中共一党专政的基础。因为,一党专政需要理想化的意识形态,需要森严的等级制度,需要不受经济约束的决策和执行机制。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不足以成为意识形态。富有阶层虽然也可以划分等级,但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而决策和执行机制将越来越受黑金政治的影响。因此,中共在完成自身演变的同时,也就在向失去一党专政威权、失去统治地位的方向演变。
中共目前还有力量压制不同的声音,镇压不同的力量,但社会多元化利益需要得到多元化表达的历史要求,已经越来越不可抗拒。问题只在于:中共将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退却?(民主论坛,20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