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老先生在编撰《远东英汉大词典》之外,把一部《雅舍谈吃》写得热火朝天,光羊肚儿就有三种爆法。他生长在北京,母亲是杭州人,自个是走南闯北,交游广阔,所以指点各地风味,文字收放自如。南北美食,兼收并蓄。 《雅舍谈吃》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好吃者聊以解馋,好文者学以作文,更不知有几许和他同命运之人,隔岸遥思,读此略解乡愁。
而上海的才女张爱玲到美国后几十年后,也不禁撰文回忆逝去的美食,粘粘转、 腰梅肉、 老大昌的小面包、 楼外楼的螃蟹面、还有乡土的蛤蟆酥、炒苋菜加大量蒜。因为自己也知道怀旧只是徒然,她笔下总不自觉地带一点凄然。但是画饼充饥,聊胜于无,对自己的前半生至少也是个安慰。当然,也有天真的读者,按图索骥,到现在淮海路上的老大昌去买面包,吃起来不过是极普通的品质,不知是工艺粗糙了还是舌头精细了。
周作人则写得素淡,笔下竟可以是甘蔗荸荠油条烧饼甚而窝窝头。 "我至今不希罕苹果与梨,但对于小时候所吃的粗水果还觉得有点留恋,顶上不了台盘的黄菱肉,大抵只有起码的水果包里才有,我却是最感觉有味,因为那是代表土产品的,有如杜园瓜菜,所谓土膏露气尚未全失,比起远路来的异果自有另外的一种好处"文章都这样的固执,其人可想而知。所谓清平的小品文,也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的是回不去的好日子 。
不过,无论笔下如何精细,记忆中的美食多么诱人,人们还是逐渐走进了快餐时代。周老先生可能传统些,梁老先生很早就撰文赞美过麦当劳的方便、廉价和美味。而张爱铃晚年不动烟火,长期以方便食品充饥,被一善于偷窥的台湾小记者大肆渲染了一番。真的,谁还愿意锅碗瓢盆地在厨房忙个翻天覆地?即使可以创造"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或是白嫩粉滑的鱼丸。 我们忙于生计,不再有空写信,不再有空看书,不再有空冥想,当然也不再有空做饭。 于是,那些令几代人魂飞魄散的小吃,终于成功地烟飞灰灭了。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