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伊托佐利的名字刻在两座摩天大楼其中一座的墙上,今年9月11日的早晨,这个名字和轰然间倾塌的钢筋水泥一起,消失在一片浓烟之中。
托佐利看着这一切发生。79岁,经历过二战的老人托佐利眼睁睁地看着第二架飞机飞向另一座塔楼。他从车里钻出来,站在离办公楼只有一里左右的地方,哭了。
纽约世贸中心的设计者、美籍日本人雅马萨奇如果还活着也难以料想,真会有人驾着飞机冲向他引以自豪的空间控制感极美的“双塔”。雅马萨奇曾为了比喻大楼的坚固,说:“如果有一架波音707以每小时180英里的速度飞向大楼,只有它撞击到的7层会被损坏,其余的部分仍然会站在那里,整个大楼也不会塌。”
每小时180英里是纽约允许空间飞行物飞过城市的最高速度。而托佐利看到的是一架波音767飞机,速度是每小时400-500英里,并在距离大楼不远的地方开始加速。
今年10月24日,记者第一次见到托佐利,在纽约东52街150号的五楼,他背对着我们,像一个不愿相信灾难已经发生的见证人。他说他没有名片,名片和那些灾难中丧生的几千人一起,埋在废墟里了。
托佐利,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总裁,六个孩子的父亲,1962年就被委以重任负责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筹建。总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英尺、包括“世贸双塔”在内的这一建筑群甫一落成,便被美《读者文摘》称为“自金字塔以来最大的建筑物”。他看着那两座楼一砖一瓦最终拔地而起,并在那里面工作了近30年。
“9·11”当天,托佐利有24个同事仍然在世贸中心协会所在的77楼上班,只有3个人死里逃生。住在新泽西的托佐利平时上班需要1个小时,那天交通堵塞让他比平时迟了45分钟,这45分钟改变了他的人生长度。
这是他的人生第三次被偶然改变,前两次分别是二战期间和1993年。他在美国海军服役的三年间“无数次以为第二天早上不能醒来”,但他成功地活到日本投降,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埋头把一个硕士学位和两个荣誉博士学位揣在了口袋里,然后开始在纽约港务局工作;而1993年,纽约世贸大楼发生爆炸事件的时候,他刚离开发生爆炸的地下停车场10分种。
“上帝可能还是不肯收我,”托佐利说,“但这一次让我无比震怒。我几十年的工作一直是纯商业的,非政治的,为什么他们恐怖分子选择我们的大楼作为攻击目标?为什么不放过几千个无辜的人?”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出老态,孤独而又愤怒的老人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想不出问题的答案。
他记得那一天天气晴朗。但纽约晴朗的秋天似乎就在这样一个早晨急促地结束了。
他至今仍然相信他工作过的大楼足够坚固,它的倒塌不是因为飞机的撞击而是因为汽油燃烧软化了钢筋建筑材料。他同时相信自己足够坚强,因为即使在那天,他还是没有间断他的工作。他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不停地鼓励任何一个同事、朋友和受难者家属,其中包括在事件中痛失爱子的执行副总裁赫伯。他说,世贸中心协会要接着工作,即使有更大的困难。他开始在整个纽约找新的办公地点,摆上电脑,重新开始。他说在那几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强壮。
托佐利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停过。1970年,托佐利创建世贸中心协会,他想用一种商业贸易协会的形式,让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一起工作,了解别人的文化和商贸,解决贸易难题。1987年,从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退休的托佐利成为全职的世贸中心协会总裁,并开始着手将一些并不发达的城市纳入世贸中心协会的成员。他说,我不在乎它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只要我们能帮助那里的人找到跟世界其他城市和其他公司之间更好的贸易方式,更有效的贸易方法,就行了。“人总是要做点事的,有时候是别人推着你做,有时候是你推着别人做,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好的效果就说明你做的事是值得的。”托佐利说。他的努力引起了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1997年托佐利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第二年,他因为“促进朝鲜和韩国和平进程”而再次获得该项提名。你究竟是怎样促进这一和平进程的?记者问。托佐利说:“我所做的不过是力促在平壤建成了一座世贸中心。”他相信贸易的、经济的往来更有利于持久的和平。世贸中心协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贸易协会,曾有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将其称为“商业联合国”。
世贸中心在托佐利和他的同事的努力下在世界各地建成,目前在世界101个国家有338个会员城市,其中包括中国的19个城市。托佐利具有决定一座大楼是否被称为“世贸中心”的命名权。“在每一个城市内还有这样一个‘城’,它里面可能有你要找的某个国家的某个公司。你不用跑遍全城,到这儿就行了。”
10月,托佐利去了圣保罗。10月13日,世贸中心第32次会议如期举行,他在其间透露,“9·11”以后,全世界有3个国家提出申请,要求新建5座世贸中心。这5座中,两座在中国,分别建在北京和香港。
此前,他一直收到要求成为成员的信,一部分信到达了他在“9·11”以后临时找到的办公室。“别人总是问我担不担心其他国家的世贸中心受到袭击,我总是说不担心,我知道他们的目的不在那儿。而且我还要说,纽约世贸中心铁定是要重建的。”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