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从中来!90秒内就定生死

发表:2002-04-26 21: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本文是一位重点中学教师多年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感受。作者讲的是真话,用的是假名;意不在揭什么内幕,而是期望引起社会各界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可能给考生以公道。不要问本文说的是哪省哪市,欢迎对号入座,有则改之。 作者、编者早就关注这一问题,想讲出这番话,之所以选择现在发表,是因为上届高考已过去近10个月,今次高考尚有2月余,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但愿不会说了白说。

   每年的高考全国重视,全社会重视,也有许多人会营造气氛,热闹几个月,其实有许多重要环节被忽视了。每年高考一开始,传媒就不顾后果,千方百计地打听消息,有时7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出版的晚报就开始刊载对试题的分析,严重干扰考生的情绪,有的考生当晚就恐惧不已。而阅卷开始后,一些记者更是肆无忌惮,买通个别阅卷教师,把内部阅卷资料弄到报上,而这些“标准”往往并不可靠,弄得考生人心惶惶。可是说来也奇怪,对阅卷的具体过程,传媒却从来不作报道,是记者麻木无知还是他们见怪不怪,我就不知道了。比如,阅卷教师在一份作文上的时间究竟是多少?我从未见报纸有过报道。

   90秒内判定死生

   早些年外人都把阅卷看得很神秘,一些教师则一度把阅卷当作一种荣誉,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些现象看不到了,过去为一份作文卷的评分,大家能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则很少争论。每有争议,组长就会劝大家快平静下来,不要浪费时间。因为阅卷点大门有评比栏,插了些小红旗子在上面,就像幼儿园表扬小朋友一样。

   语文阅卷遭到的非议最多。教师在每份作文上停留的时间究竟是多少?各省市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没问题的,就是看一份800字以上的作文并打分,平均时间不到两分钟!某省阅卷点作过测算,近30万份作文试卷,10天内要改完,180位教师阅卷,除去复查教师,其余两人一组,每篇作文需要两人过目,则每位教师每天要看350篇作文。如果教师按照这种方法去做,那就是每天要看12本作文(每本30份)---当过中学语文教师的都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除去高温休息一小时,在余下的7小时内,一分钟也不停地看,不喝水不上厕所不与别人说话,每小时要改50篇作文,平均每篇作文上停留的时间约70秒!但是实际操作比较灵活,都是对半分,一人看,另一人大概翻翻,签个姓(连完整的姓名都来不及签)。这样算下来,改一份作文也只有90秒钟而已。
 
和我们平时改作文不同。我们了解自己的学生,熟悉他的写作习惯,相对而言,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反复看,可以向学生询问,甚至可以“面批”,因而一般没有太大的误差,况且平时的作文分数也不是很重要。而高考阅卷90秒钟是什么概念?现在学生的书写一般不大好,多数学生的标点不够规范,看完一篇起码要3分钟,再考虑一下分数,总共应当在200秒以上。看到阅卷教师像刮风一样地改卷,真让人感到恐惧,这种速度,质量能有保证吗?如果谁说质量能保证,那不是外行,就是别有用心!有个组长表扬一青年教师,说他一天改了20多本作文,而这青年教师的“感觉”特别好,所以让他只批分数不签名(签名费时),由别人代他签。对富有经验的教师而言,90秒钟之内判一份作文分也不一定就有把握,更何况一般教师呢?由于人少,复查抽查只能抽到20%的试卷,其余大部分只能听天由命。有个情况各地都一样,就是“保险分”特别多,60分的作文,他们一般给个42分到45分。有次查到一本作文,30份试卷,几乎全是“42”和“43”两个分数!“没底就打保险分”,结果必定是埋没了真正的好文章。既能让明珠暗投,也能让鱼目混珠,是作文阅卷的老毛病!

  
阅卷一般在省城的高校,高校中文系教师一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工作,一些重点中学的教师也要利用难得的假期休整,所以在阅卷点里青年教师特别多。每年看中央电视台有关各地的阅卷报道,就可以发现,复查组和一些组长是老教师,而阅卷教师多是青年--并非是说青年教师不行,这项工作需要相当数量有经验的人,这样的年龄结构并不理想。有的地方,把大批研究生弄来阅卷,最多的达到三分之一!一是因为中学资深教师难请,二是这样做可以解决一部分研究生的生活费。这些研究生没有教学经历,对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判定一篇作文的分数是有困难的,可是在经过半天的“集训”后,他们竟然就敢下手了!有的研究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虽然动作慢一些,但是能注意质量,我就见到三四个研究生,水平高,干活一丝不苟,和其他教师合作得很好,每个组都抢着要他们。而有的研究生大概是散漫惯了,视如此重要的工作若儿戏,经常迟到早退,某教授每天站在门口抓迟到者,抓住的基本上是研究生,住在校内还迟到。有的研究生吃不透评分标准,误差率很高。有年某大学的一博士生,40分一题的作文,他最低打34分,问他知不知道34分是什么概念?他说:看学生不容易,可怜。可是问他,你这样做“公平”吗?他说,那管不了了。去年我看到某大学一女博士生戴着“随身听”,一边听音乐一边改卷,组长非常愤怒,讲她她也不听。有的研究生因工作马虎而上了“黑名单”,第二年不得来阅卷,可是导师来说情,苦缠不已。每年报到时,老组长们最怕的就是“前度刘郎今又来”。

   阅卷要讲资格,这种工作虽然不一定要很高的学历和职称,但是事关重大,没有高中或高校写作教学经历,没有对写作教学相关的研究,是没有资格承担这项工作的。但是,你如果仔细看一遍阅卷者填写的表格,就能发现,许多人从事的是与写作教学根本无关的工作!让这样的人去判分,即使他再谨慎,也很难不出错。也有的说起来是中学教师系列,但是其学校没有高考任务,按说这类教师是没有必要(或者说没有资格)来阅卷的,但是有些人竟然也年年来。有一年我复查某教师的一本试卷,30份改错近20份,其中错判在10分以上的有3份(那一年是40分的大作文),找她谈话,才知道她是“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这是个没有高考任务的学校。

   阅卷组组长的任务很重,既要负责把全组12到14位教师的尺度调到一个水平,还要协调一个组(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两部分)的进度。总复查组教师更是为难,他们的工作是把质量关,可是以他们的精力,只能对总量20%的试卷复查。有位搞复查工作的教师说,他每天就像在炮火下救助伤员,没法救下所有的人,只能救一个是一个。每次阅卷结束时,心里都很沉重。也有的人明知道全部内幕,可是已经麻木,对这种工作根本不投入,他们对学生没有感情,只有到自己的儿女高考,他们才会对这样的评分开骂口。  

每年的评比,都说“靠许多教师努力,把差错压缩在最小范围”---这个说法究竟是什么含义,外界未必知道。记者虽然无孔不入,不知何以偏偏对这个问题不动脑子,这里指的“差错”,都是指“核分”这一关,即分数没有加错就行,至于判分正确与否,是否全在“允许误差”之内,则不予考虑。说到这一点,使人想到足球裁判规则,场上判错了,吹的是歪哨,就将错就错,即使处分裁判,比分也不改变。不过不同的是足球裁判错判,全场几万人,众目睽睽,还知道是谁干的,还可以骂“黑哨”,如果查实受贿,甚至可以依法起诉;而错判试卷,谁也不知道,是谁判的也无从查清,全得凭人的责任感和良心办事,而且个人的意志在起决定作用,这样谈得上可靠吗?

阅卷标准的把握应有新措施

   一次考试阅卷标准的制定,是非常严肃的,不能由一两个人说了算。我看一些省传来的标准,非常惊讶。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为什么各省市能制定出不同的作文评分标准?且东西南北差异极大,有的写法,在这个省可以当作佳作,而在另一省会被认为“有问题”,在这个省可以得55分,而到另一个省却可能判不及格,给个35分!高考将如何取信于民?何以让天下学子看到一个“公平”?

   各地标准不一,给教学带来的是一些消极情绪。辛辛苦苦教学生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拿着全国评分标准不一的作文样板,教师就不得不去想本省的那个决策人物的喜好,这样必然导致畸形的教学。有人认为反正指标分到各省市,各地标准不一没关系。可是这样的考试有没有公信度?作文教学有没有科学性?高考有没有权威性?还需不需要统一的考试?最终感受苦恼和遭受损失的还是学生。

   为保证作文阅卷公正客观,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对全国统一试卷作阅卷教师进行集训,每年高考之前先训练各地作文阅卷领导小组教师,将部分先期录取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为体现不同水平层次,可以找一些高二学生)封闭,以他们的作文为样本,发现问题,制定评分细则。对各地骨干教师进行集中训练,以准确有效地把握标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高考开始后,立即对本省阅卷教师进行集训,不能少于3天。最好是让阅卷教师每人自己写一篇当年的考试作文,增加感性认识,这样他下笔的时候可能会慎重一些。总之,只要大家正视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想出点办法来。

   我对学生说过,高考不是一种理想的制度,但是它是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相对公平的一种制度。有时候我常想,我们这一代没水平,没有能力像发达国家那样给学生创造幸福愉快的学习环境,可是我们给他们一个公平的考试总是可以的吧,这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然而,现在连这一点也没完全做到。前两年,一些地区考试纪律不严,出过问题,引起全国的注意。社会批评给这些地区的考生形成很大压力,许多无辜的考生在录取时遭受不公正待遇。在古代,对科场舞弊一直是严惩不贷的,朝廷对在科考中不负责任的试官也是要严惩的。这一点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

   我记下这些,没有任何要揭露内幕的意思。几年来,许多阅卷教师都希望传媒能反映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注意,起点作用。但是也有同志有顾虑。有位教授多次劝告大家暂缓行动,让他在省政协的常委会上去呼吁,他喊了三五年,结果是每年招办给语文阅卷点“增加两万元”,像饭店小老板舍不得自己的油瓶子一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