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自称操盘手的人士,给记者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该人士详尽地描绘了某大主力是如何把握市场走势,选定目标股票,通过上市公司发布恰到好处的亏损和重组信息,制造令投资者屡屡上当的技术陷阱和市场热点,从而彻底控制和操纵股价,将一只5、6元的股票炒高到45、46元,并在一片利好之中顺利退出,完成从吸筹、拉升、再度拉升一直到派发出货的坐庄全过程。 为一探究竟,本报记者于日前特地赶赴深圳,在记者下榻的宾馆客房内,与这位笔名为“张生记”的人士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这位自称私募基金操盘手的人士表示,所提供给记者的操盘方案来自市场庄家炒作某只股票的《操作计划书》,他将这份操盘方案提供给本报的目的是为了借助本报的影响,将庄家运作内幕彻底公之于众,让更多投资者深入了解庄家如何在证券市场上呼风唤雨和庄家的操盘思路、策略和手法,识破庄家在股价炒作过程中编织的种种美丽谎言,从而准确地把握买卖时机,避开庄家设置的种种陷阱。
这位人士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一家私募基金的操盘手,而不是庄家,之所以在市场上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庄家炒作的“秘笈”,完全是因为“看不惯”一些市场庄家为操纵股价而运用各种黑幕,包括与一些上市公司勾结,预先设计“中报亏损”、“债务重组”、“外资并购”等陷阱,甚至炒作之前,已经预定下上市公司未来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每股盈利等财务指标,普通投资者被这些手段所迷惑,不知不觉地就钻进了庄家的“圈套”:在股价极低的时候割肉,在股价已经高得离谱的时候还纷纷追涨买入,到头来损失惨重。
“张生记”表示,为了避免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对号入座”,去寻找这只“预定到明年上半年要上涨数倍的股票”,他已经在庄家操作原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使得寻找这匹大黑马的举动将成为枉然,但是最为精髓的庄家操作手法依然保留了“原汁原味”。
虽然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仅仅是原方案的修改版本,但是其内容还是足以让人触目惊心。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之下,这位操盘手向记者展示了两份庄家操作原文,一份表明2000年7月字样的重组方案详细计划了某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操作方案,其中甚至设计出未来三年该股票每年主营业务收入、每股盈利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另一份方案则详细列述了某只股票的操作计划,与这位操盘手向本报提供的内容如出一辙。
以下就是记者节选的该操盘计划的精彩部分,因为涉及太多细节和专业术语,记者对该内容作了整理和删改。
前奏
●主力如何选股?
该上市公司总股本1.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盘子适中,流通市值较低。法人股较集中,第一大股东持有32%股权。前100名流通股东的筹码相当分散,目前还没有其他机构介入。该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等基本面总体较稳健,现金流较充沛,资产负债率较低(30%),资产出让容易;目前股价较低,介入风险相当低。
●上市公司怎样配合?
其一、资金计划方面:分别计划有9000万、8000万、6000万……共计3.5亿元,其中包括吸筹资金、拉升资金和后备资金。
其二、公关计划方面:设立关联公司、控股公司和合资公司……
1、Xx公司--是由X软件公司设立的关联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X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2、Yy公司--是由传媒公司Y设立的控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Y公司设立的联营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3、Zz公司--是由Z生物公司设立的参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Zzz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Z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是外资并购的代言人。
4、W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内地注册的私募基金,Ww公司--是一家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募基金,无人知道其背景。
5、准备公司和个人证券账户。
其三、融资计划方面:分别计划有5000万、5000万,共融资1亿元,其中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和混合融资。
评述
从整个操盘计划可以看出,在此过程中,庄家通过勾结某些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亏的负面消息和运用技术图形等一系列运作,利用大盘连续重挫和市场的悲观情绪等不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抛售意识和悲观情绪,让投资者确信股价还要下挫而抛出股票,从而达到吸筹建仓的目的;
通过并购重组、大宗交易、技术图形,以及适时“借势”--借大盘攀升和适度“借力”--借正面的金融政策等有利因素,激起投资者的追涨意愿,让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受主力的追捧和其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从而掩盖推升股价的目的;
通过外资并购、高送配方案、调升股票的评级等系列运作,利用大盘的走强和公布的正面金融政策等有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持股意愿,让投资者确信上市公司极具投资价值和股票极具上升潜力而纷纷追涨,从而顺利将手中的筹码出脱给跟风的中小股民。
运作:主力如何周密布局?操盘手如何精心运作?
第一步吸筹
为了顺利建仓,操盘手不但通过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亏、诉讼等利空信息,让市场确信股价还要进一步下挫,让股价回落,然后乘机分批吸纳;而且还通过市场受负面的消息影响,股价跌破重要技术支撑位,构筑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形态,然后乘机建仓。
首先,上市公司公告“中期业绩预亏”,大意为,“因营业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预计2002年中期业绩亏损”;之后,股价下跌到5元时,开始分批吸纳,吸筹初期股价为5~6元,中期不高于7元,末期最高不超过8元,吸筹周期为5~7月,控盘介乎40%到60%之间,最理想的为50%。在2002年12月31日之前,Xx公司账户和Yy公司账户的持仓量达到200~300万股,成为上市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之一。其余全部使用个人账户,每个账户的持仓量不宜超过20万股。
第二步拉升
题材配合:第一步的并购重组,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
第一、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负债出售给第一大股东,共获得现金1亿元;
第二、上市公司欠银行债务1亿元,解决方案是停息挂账或保本还息或银企合作;
第三、上市公司对其或负债与××相关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
制造换庄:在披露“债务重组”信息之前,将股价缓慢推高至12~14元区域,然后以很不标准的形态进行整理,直到披露债务重组信息。在披露信息当天复牌后,股价拉升至涨停板,持续推高股价至18~20元区域,然后无量下跌,形成经典理论的做空形态,自然市场投资者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在做空形态的末端,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公司的采访报道,泄露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消息,借这些朦胧消息的配合,将股价推高至24~26元区域,在传言很盛时,发布澄清公告,大意为:“没有重组意向”或“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让股价回落至上次底位区域23~24元。
第三步再度拉升
题材配合:第二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
第一、M和N是收购公司,分别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20%和12%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
第二、上市公司分别收购M和N的下属两子公司的51%、4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
第三、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更名为××软件公司。
制造换庄:在股价经过3~4个月的调整之后,股价再度缓慢走强,将股价推高至上次高位区域27~28元,然后进行盘整。公告“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当天,复牌后股价开始飙升,至32~34元,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等待某日大盘深跌之时,股价也突然向下无量破位,同时走出三只黑乌鸦,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之后以一巨量长阳重新回升到前期高位32~34元区域,自然形成向上K线组合的模式,市场自然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第二天披露“上市公司收购股权”信息,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股价逐步回落。接着,在披露年(中)报“10股送8转增2”的分配方案之前,股价再度攀升,量持续温和放大,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让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向,突破上次高位34元区域,站稳在36元~37元高位。公布年(中)报高送配方案的当天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放出巨量,同时减持筹码。
第四步出货
很多股票拉高后没人接盘,让主力“高处不胜寒”。所以,能在股价升了五六倍后顺利出货,才算“本事”。庄家制造种种假象,吸引中小投资者跟进,然后等待时机,在别人最不提防的时刻出击。
题材配合:第三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出让上市公司和置换股票。
第一、与××国际传媒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宜;
第二、与几家国际软件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项;
第三、公布“××国际软件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意向信息;
第四、公布“××国际软件公司与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
制造换庄:股价经过除权之后,在18~20元除权区域振荡整理。在中(年)报又推出第二次分配方案(10股送8)之前的两三个月,股价逐渐走强。在公告分配方案当天复牌后,股价推升至涨停板,放出巨量,然后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市场自然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股价站稳在44~46元(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22~23元)区域,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
造势出货:一方面,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Zzz公司的采访报道,向市场透露A、B和C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消息;另一方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外资并购和上市公司外资并购”系列研究文章;同时,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上市公司和××软件公司外资并购的投资价值”文章……在这些信息的共同刺激和推动下,激起投资者尝吃禁果的欲望。同时股价逐步构筑符合进一步飙升的技术图形,市场自然感觉该股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就此出货开始展开。
随着未来大盘一段时间走强的配合,再度传出“××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信息,上市公司辟谣,大意为,“上市公司和××国际软件公司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没有股权转让的意向,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当天股价复牌高开,拉至涨停,分批出货。接着,预见某段时间公布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信息,同时披露“××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意向信息,当天复牌股价高开,然后逐波压低股价分批出货。再相隔1~2个月,又披露“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当天复牌平开,压低股价出货。
操盘手在出货进度和股价方面的操控:初期和中期出货均价为38~40元区域(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19~20元),出货率最低为60%,最高为80%,总的出货周期为4~6个月。
尾声
为了顺利出货,操盘手还准备了其他策略: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咨询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以及股票的走势、成交量的变化,发表看好上市公司的舆论和报告;又利用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调升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评级(未来出现的新手法)和股票第二次的除权效应,乘机分批出货。
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