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电器前执行长杰克‧威尔许说:“1981年,我整合奇异电器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彼得‧杜拉克。”问比尔‧盖兹哪些管理书籍对他影响最深时,他的回答是:“当然是杜拉克的书。”
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本世纪第一本著作《下一个社会》,承袭了大师一贯的犀利,从社会、经济、政治、金融、人口结构变化等整体面预言下一个社会将走向何处。
书中并大胆预测,下一个社会,全球将面临四大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将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走向分裂。
最新一期台北商业周刊独家刊出《下一个社会》的书摘,本报特转载其中“中国将分裂”的部分。
亚洲危机 出在社会问题
亚洲人不笨,基本上,亚洲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社会危机,整个亚洲社会都很紧张。亚洲的紧张状态和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类似,是“大动荡”的结果,起源于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都市化,只是亚洲的动荡出现的速度快多了。
五○年代,我第一次听到韩国的时候,这个国家80 %是农村,几乎没有一个人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因为殖民时代日本人不允许。当时韩国没有工业,因为日本人不允许任何人拥有多位员工。今天的韩国将近90 %是城市,这个国家已经是个工业大国,人民教育水准很高,这一切都是在 40 年内完成,这样的快速发展,自然造成爆炸性的混乱。
韩国的企业家愚蠢无与伦比,更加重了这个问题。韩国企业家根本没有向邻国的日本人学到如何对待工人。
外国人访问韩国的电子工厂时,要是某个生产线女工胆敢抬头看,就会因为没有专心工作,被带出去痛打一顿。
现在金大中上台,这种情况终于改变了,却已经在韩国企业和工人之间留下深刻的仇恨。
在马来西亚,虽然政府多年努力,占人口70%的马来人和30 %的华人之间仍旧十分紧张。印尼有两亿人口,其中一亿人住在第一大岛爪哇岛上,华人只占印尼人口大约3%,可是,华人在印尼三大城市(包括首都雅加达)占人口的20%以上。
包括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海外华人已经变成世界经济的庞大势力,所到之处都拥有企业,经常变成当地的专业阶级,对领导阶层有影响力。
大陆农民暴动 时机成熟
除了全由华人组成的新加坡、台湾和香港之外,华人到处受人嫉恨。从 1700 年开始,中国每隔 50 年,都会发生一次农民暴动。最近这一次则由毛泽东领导,在 1949 年推翻国民政府。若从历史的演进来看,另一次的暴动时间已经成熟,问题到今天,仍和从前一样,有太多失业或找不到工作的农民无处可去。
有人估计,中国有多达两亿的农民成为“盲流”,他们寻找工作,却不可能找到工作,如果中国大陆政府认真行事,关闭没有效率的国有企业,还有另外八千万到一亿人民会流落街头。
在10年内,中国会自行转变,如果历史可以当作指引,中国会分裂成某种形态的地方分权。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的所谓的“自治区”,过去这些地方是军阀割据的地盘。
整顿国企 北京最大挑战
现在,这些地区对北京已是好话说得多,上缴的税少,他们之所以没有跟中央政府公开决裂,是想得到国有企业的庞大补助。
整顿极度没有效率的国有企业,同时还不能引起社会动乱,是中国大陆政权未来最大的挑战。
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工厂在西安,但是这些自行车的品质恶劣之至,因此西安每个人都骑上海生产的自行车。虽然,理论上,上海的自行车禁止卖到西安。
西安现在已经有五百万辆自行车搁着卖不出去,但是他们还是得继续生产更多的自行车,因为工厂里雇用了 8 万5000人。
遇到问题,中国大陆有三个解决方法,第一个是官方说法:中国会变得有效率和现代化。是有少数这样的例子,就像上海的自行车厂一样,但不多。
第二个方法来自中国的一句古话,“正路走不通,就走另外一条路。”实际上,过去七年来,中国大陆就是这样做,首先用膨胀性的补贴融通产业,直到失业补助大大增高到有危险的时候为止。之后再让大型国企的工人下岗,直至太多人失业;然后又重新膨胀,每次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砍掉一些。
第三个方法在很多方面都是最实际的作法,就是专注少数领域,创设绩效良好的企业,使其足以作为模范,以吸引外资。这是上海地区的作法,基本上,这种方法有效。
身处危机时继续推动经济自由化是妄想,不只亚洲如此。别忘了,经济自由化代表立即的混乱,而不是长期的改善。
看看今天的法国,110 年来,工会总认为,只要降低每周工作时数,就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从未有任何实验过这种方法的地方成功过。它只会使失业恶化,并不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二○年代和大萧条期间,所有的经验都指向一个不幸的事实:在失业的压力下,国家不会开放,它只会关闭。
回顾历史 我为亚洲担心
或许欧洲的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历史使我变得过于保守,但是我从个人的经验得知,当社会陷入高度紧张时,不需要多少东西,只要一次意外事件,就会引爆问题。
因此,我为亚洲担心。
彼得‧杜拉克小档案
年龄 190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学历 法兰克福大学国际公法博士
经历 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
《金融时报》等英国媒体特约记者
任通用汽车顾问研究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任教克莱蒙特研究所
《华尔街日报》社论主笔
(世界日报 9/1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