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邻家美丽的少女在街头用自己的淫荡证实了她买身的传言一样,这份报纸终于用自己的行动打碎了她在一个读书人内心中残存的一丝神圣。 堕落与走红是联系是在一起的。
南方周末的堕落程度与王岐山的走红程度成正比。
南方周末至少肯定了“多才多能”的王岐山吹牛术的独到
5月15日,南方周末以一篇《“抗非”市长王岐山》标明了自己堕落的价码。在向朱容基作最后的敬礼而尽显事后诸葛之小聪明之后,在向新主胡锦涛明送秋波而将宪政的神圣化作政客的脚注之后,南方周末抓了一条不大不小的,却更加现实的鱼--新任“九门提督”王岐山。一个靠岳父荫庇跳入政坛的太子党人物,一个与其他官僚没有本质区别或许更狠辣的笑面虎,一个政治背景极其复杂的变色龙。
在这篇通篇极尽肉麻这能事的文章中,王成为一个“对众多学科颇有心得”的博才;一个“临危受命”,解民众于倒悬的救世主;一个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他的“救火队长”;一个“趟过那么多雷”,颇有朱总理之风的勇往无前者。
但同样的,也是这些吹捧之后的文字,又让人体会到吹捧的无耻。文章说,王“对众多学科颇有心得,演讲尤为强项”。这画蛇添足的“强项”,至少在我们无法确知王究竟对哪些科目颇有心得的情况下,认识到他“吹牛术”这一科的独到。这一招我们已从电视上领略到了。的确比中共相当一部分官僚强,但“说句实话”,我们很少能从这个人的眼神中看到真诚,而是看到了许多不经意的狡猾和得意。
据文中所说,“说句实话”是王的口头禅。如果我们将王“说句实话”后的那一句理解为实话,那么他前面所说的,我们凭何相信?如果王是个诚实的人,又何必如此此地无银?也许我们没有必要这么苛刻,但现实里太多的张文康,让我们不得不警惕一下。或许,正是在“说句实话”这样的强调之后,是一个不由你不信的更大的谎言。这个谎言以“说句实话”起头,以“你信不信,我信”(王的另一句口头禅)来结尾。
更何况,王的历史,让我们不得不对他报必要的怀疑。
王崛起于姚依林主管金融时期
所谓此人的金融专家身份的确不假,但来路可疑。众所周知王是学历史的,但机缘巧合,借其岳父姚依林主管国家金融之际,王得以进入金融界。这种“举贤不避亲”,将自己的女婿放到自己主管的领域内进行提拔的行为,即使是在腐败盛行的今天,中共高层内都会有所忌讳,但却出现在九十年代中期,可见已不避人言到了何种地步。
姚之所以敢这么做,实则与王在老干部中的“好印象”有关系。这个“好印象”是在“六四”时种下的,据大概三年前某港刊报道,流行一时的“杀二十万人换二十年稳定”并非是邓所说,而实实在在出自王岐山之口。可见当年这个副总理的女媚,狂妄到何种地步。这个人有多狠,这一句可以体现。也难怪有人说他有朱之狠,而无朱之德。虽然朱容基的德也成问题。这样的人会真正关心百姓的生命?开玩笑!百姓生命只不过是他的政治筹码,该救时救,该杀时也绝对会杀。
也许正是因为有岳父的庇护,王一进入金融界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一开始就跟陈云的儿子陈元斗得不变乐乎,很是上演了一场太子党恶斗的丑剧。
至于王的金融究竟搞的怎么样。说句实话,笔者不知道。但全国金融不良资产最严重的时候,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那是有名的。而绝大部分不良资产都形成于90年代中期,那时王是建行的一把手。据中共官方报道,截至2002年11月,建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227.9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07个百分点到15.28%。虽然这不能说完全是王的责任,但他是不是金融专家却是个不可忽略的标准。
“上无领导,中无集体,下无部属。”
遍翻王的履历和媒体报道,于“救火”一项,“萨斯”之前并没有见诸媒体,也没听说过他有这么个称号。至于究竟救了哪些火,媒体上的文章又总是在语焉不详的职务简介之后,只说他搞广东国投破产一事。
但细查此事,却又并非是大火发生后他临危受命去救火,实则这场大火就发生在他的任内。1997年他去的广东,1998年1月成为广东省副省长,1998年10月广信案爆发。一时舆论哗然,国内外议论纷纷。与广信案同时暴露的广东金融界其他烂事,也因为广信案的巨大而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由于早在1997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早已明确了金融机构的责任机制:谁借钱谁还债。广东省立马慌了神。也正是由于王追随朱容基,才得以从中央得到380亿元再贷款(拿中央的钱还债,这一点别的省想都不敢想),暂时化解了全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问题。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于解决广信问题的,剩下的都用来堵其他的金融漏洞,可见广东金融问题之大。
这样一件事,当时广信案解决后,报纸上就对王一通乱吹,好像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引得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人员私底下怨气十足。说王这个人贪天功为己有,“上无领导,中无集体,下无部属”。弄得在广东没几个人敢跟他交心。话说回来,既然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应当更上一层楼才对,结果是,朱把他弄到典型的清水衙门体改办,相当一段时间没见他折腾什么。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他在广东搞的究竟如何。他一走,这中央的380亿便没了下文,给了多少,或者给了又还给中央多少。没人问了。
至于“趟过那么多雷”的“那么多”是多少,抑或哪几件,是不是也像朱那样,有勇气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文章也是语焉不详,给人留个概念后一笔带过。
小汤山医院非王之功
名符其实的救火,其实就北京“萨斯”一项。还没开始救,就先戴上个“救火队长”的名头以示不凡。谁给戴的,不得而知。反正北京的媒体好像是约好了似的,他一上台,就齐声吆喝,他就成了“救火队长”。其实,要论队长,怎么着也轮不到他,中央有胡温,专管这场火的是吴仪,北京市怎么算也该是刘淇。他是哪根葱,敢这么说。细究之下,只因为这根葱如今把自己从朱家的田边插到了江家地界,成为江胡争斗江系的封喉一剑罢了。
即使是这次“救火”,其实也并非他运筹的才能有多高,而只是捡了别人的便宜。媒体所津津乐道的北京小汤山医院,只用了6天就建成了,外界都被这个神速所迷惑。南方周末的文章,更是称赞王“每临大事有静气”,用含糊其辞的春秋笔法,将这个由江亲自签署,由军队建设的小汤山医院,说成是王的功劳。小汤山是4月23日开建的。王岐山4月22日当的代市长,他在一天之内就决定了盖小汤山,而且调的是军队?一天之内干这么大的事,恐怕就是江泽民也办不到。其实,光决定盖不盖这个医院的时间,就不少于6天。这样大的事,尤其又是涉及军政、中央与地方多方众多单位,决策和协调时间往往短不得。4月30日小汤山开始收治病人,当天王在新闻发布会侃侃而谈时,刘淇正在小汤山医院慰问军队医护人员。你说说,这小汤山与王岐山有多大关系?真没想到向以追求新闻良知著称的南方周末,为了吹捧王岐山,到了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地步。
再看看王岐山之治“萨斯”,相较于全国其他地方,除了他的嘴皮子功夫的确了得外,在隔离、治疗的措施方面并无过人之处。在物资供应方面,若不是北京得首都之利,各地为表示效忠中央千方百计保首都,凭他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抑制物价的上涨和保证首都的物资供应。迄今,我们没有听到北京支援地方治“萨斯”的事,地方上也没有乱。但完全可以相见,若无地方支持,北京必安生不了。在其他诸如治愈率、死亡率等方面,则更是明显低于其他地方。 文章说王“心细如发”,这一点倒没错,如何用不着痕迹地办法贪他人之功为已有,的确是这个官僚的过人之处。 文章的作者无意间透露出1996年时王是他供职单位的上级。那时王应该在建行。这种马仔吹主子的文章,南方周末的编辑们不会看不出来,吹捧到了不避闲的地步,南方周末堕落的太彻底了。
附:南方周末5月15日文章
“抗非”市长王岐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5日 17:03 南方周末
-北京疫情得以控制,对全国的意义极为深远,不单是因此而获得必胜信心,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控制方式,王岐山临危授命,众所瞩目
□张越
王岐山到北京时,这里正热播《射雕英雄传》,王的亮相也像一段武侠传奇。满城人 惶恐不安,一条汉子拍马而来,人未到而声先到:休要担惊,少要害怕,大风大浪,俺王岐山跟您一起扛。
用煽情媒体的话说,这叫“悲情英雄临危受命”。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官专管“非典”。4月25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在京成立,王岐山是北京组组长。
妙语连珠
如果继续用武侠小说的语言,王岐山可算“胸中包罗万象,所学甚杂”。不仅有高级经济师的职称,还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金融学院研究生部的兼职教授且对其他众多学科门类颇有心得,演讲尤为强项,于轻松幽默之中,饱含学问。
王岐山曾是笔者供职单位的上级领导,大约在1996年,他过来座谈,说天下大势,讲改革路径,博引旁征,妙语连珠,有一句话让与会者经久难忘:“过犹不及就是右,矫枉过正就是左,把握这中间的度量是最重要的。”如果把这种态度引申到“抗非”斗争中,或许可以说,过度恐慌就是右,掉以轻心就是左。于王岐山而言,这该是一种新形势下的防左反右吧。
身经百战
不知道王岐山的嘴是怎么练出来的,估计不会天天早上来段“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吧。想来还是因为干的活儿多,经的事多,遇的人多,自然就谈吐不俗。
他的履历极为庞杂:搞过科研,当过老总,玩过金融,管过地方?
1982年后,王岐山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等机构担任领导职务。1988年,王岐山出任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开始其金融领域的工作生涯。其后,王先后转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和央行副行长。1994年起,他被委任为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中国投资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在他任内成立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亚洲金融风暴来临后,王岐山被派到当时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企的广东,于1998年1月当选为广东省副省长,主管金融事务。2000年底王岐山回京担任正部级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研究宏观经济改革。2002年11月底,再度“南下”,到海南任省委书记。
前后20年,一圈活儿干完,王得个雅号:救火队员。最出彩的是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因严重资不抵债,广信拖欠外方债权人的债务达数十亿美元。无奈之下,1999年1月10日,广信向法院申请破产。您破产一死了之,欠的钱谁还?外国债主们瞪着眼,一定要讨个说法。
王岐山顶着压力站出来,到底是金融专家,以理服人,一语中的:广信的信用既不是主权信用,也不是一般的企业信用,这种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过渡性信用,可以称为“窗口公司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口公司信用”的内涵在发生变化,“政府概念”的成分越来越少。
最终,广信破产案顺利执行,清盘结果各方也都能够接受。在粤海债务重组案中,王岐山再度显示出深厚的金融功力。
实话实说
趟过这么多雷,管过这么多事,大伙都很信服王岐山。因为他待人诚恳,爱说大实话。王有一句著名口头语,在近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也屡屡使用,就是“说句实话”。他以此律己,也以此律人。
4月24日,王主持召开了在京就任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他说,当前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实际情况至关重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谁也不能“贪污”信息,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千万不能贻误战机。记住“军中无戏言”,无论是情况还是数字,都要记住“军中无戏言”,措施要落实,不能含糊。
面对境外媒体关注的疫情数字问题,王岐山坦然应答,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上任以来公布的数字都是非常准确、坦白的。
说实话,更要干实事。1980年代末,王曾在北京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应该是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干,你就不知道这水有多深,不下水,总在上面做动作,没用,但下水就难免牺牲两个人,多喝几口水。要付出代价。我从始至终就没在外面,一直在里面。我觉得改革嘛,有的喝几口水还能救过来,有的喝几口水就喝过去了,不要怨天尤人,这就是现实,所以我主张现在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在干的过程中,才能练队伍,才能反馈信息,才能摸清实情。”
事隔经年,王岐山在这个城市的工作一变再变,但实干家的风范依然。
果敢自信
王岐山的另一句著名口头语是,“你们信吗?我信!”他常以此鼓励下属、鼓励群众。
近来,王岐山不止一次被记者追问:您对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有信心吗?他的回答从来都是坚定有力的:“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有效率、果断的政府会给人民带来非常强的信心。我同样地要求自己,我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干部和首都的所有市民以及所有关注、帮助我们的朋友们,对我们这场防治‘非典’的斗争,大家要树立起信任,树立起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这种信心绝非凭空而来。他向人们讲述过这样的情景:“1997年,我当时在金融系统工作,在香港赶上了亚洲金融风暴,当天正好是香港股市崩盘之际,也正好是我推荐中国移动上市的首日。晚上的招待会,我作为保荐人、投资银行家要保荐这支股票,可是股市崩盘,我必须讲话,包括投资家李嘉诚都说,这怎么说呀?我当时突然就想出一句话,站在台上就说:‘古人云,人不自信谁人信之。’实践证明,亚洲金融风波过去了。”
面对“非典”,王在北京街头,向市民作过一个相似的表述:“咱们北京人什么没经历过?不都扛过去了?”
心细如发
每临大事有静气,每临小事不马虎。不但大处着眼,还要小处着手。王岐山的工作中,时时体现出心细如发的一面。
5月2日上午,王岐山前往宣武医院检查接诊“非典”病人的筹备情况。一下车,就直奔改造后的“非典”病房楼,认真察看了严格分开的医务人员和病人通道、配餐窗口和ICU重症监护室。在ICU重症病房,王岐山仔细询问了病房内病床、监护仪配备和医护人员防护情况。他嘱咐,筹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绝不容许出现丝毫疏漏。
为了应急,北京火速修建了专门救治“非典”患者的小汤山医院,急归急,王岐山忙而不乱,专门组织人员,对环保问题进行全面考虑,风向、卫生、污水处理、垃圾焚烧以及医护人员的休息、隔离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全都妥善安排。
王岐山的细心早就出了名。在他先后任职的广东、海南等地媒体记者的眼中,这位领导爱说“小事”,关注细节。
1998年8月广东省一次工作会议上,移动电话和BP机铃声此起彼伏,不时还有人在座位上接听电话。这次会议还为每个代表在文件袋里准备了笔记本和笔。时任常务副省长的王岐山发火了。他说:“我敢断定,上午这么多电话多数是没有什么正经事的。我多次讲过,一般会议就不要发什么东西了。有哪一个代表开会不带笔和本子的?开一次会就发一次,多浪费!”
会后王岐山解释说,这种“小问题”一是造成了大量浪费;二是采购的单位个人往往从中捞好处,产生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强机关管理要从这些细微点滴的地方做起。
在海南做省委书记时,有人在会议上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王岐山告诫大家,这些口号不是提出来就完事了,需要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周全;我们要建设生态省,不让农民砍树,就要想办法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现在我们找到了建沼气池的办法,就要考虑农民建沼气池的钱从哪里来,买来的水泥会不会质量不过关,灯具、灶具会不会是假冒伪劣产品。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很小,却都是影响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爱下基层
光坐办公室,发现不了小事。王的老同事说,他喜欢下基层。到海南后一个多月里,除了曾在海南省冬季农产品交易会上说过一句:“我宣布,交易会现在开幕!”王岐山几乎就没有公开露过面。但他没闲着,从海口到三亚,从琼海到五指山,短短一个月,他几乎把海南走了个遍,到最贫困的县市进行调研。
到北京后,他照样哪都敢去。医院、校园、商场……不管多危险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5月1日,国际劳动节,王岐山对北京市民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探访”,内容就是“非典”时期的百姓生活和心态。
清晨,王岐山出现在天坛公园晨练的人群中,与晨练老百姓笑谈“非典”。
“现在大伙感觉怎么样?”王岐山问。
“刚开始有点懵,挺害怕的,现在好多了。”“报纸电视告诉了我们各种各样的预防知识,大家都会自觉保护自己的。”“单位、街道、小区都采取了防控措施,我们心里更踏实了。”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
王岐山说:“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地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彻底切断传播源,大家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过也不用过分紧张,特别要避免盲目的恐惧,要休息好、锻炼好、心态好。大伙还有什么要提醒的?还要我们做点什么?”寥寥数语,让大家倍感亲切。
上午,在安华西里和官园南里的两个社区,王岐山检查了市民反映的垃圾处理和厕所改造的落实情况。
随后,王岐山查看了大运村学生公寓区和清华大学校园。他一再叮嘱同学们千万不要恐惧和恐慌,“要是过于紧张,没病都会吓出病来”。“今天是五一节,我想看看北京的市民们都在干什么。我先去了天坛公园,看到市民们都在晨练,我很高兴啊!然后我又去了安华小区,因为昨天有人打市长热线,反映垃圾问题。这是什么年月啊?!垃圾问题可不是小问题,我这个市长要是连一个垃圾问题都处理不好,还做什么市长?!”同学们笑了起来,王岐山也笑了,他接着说:“我前几天开了关于‘非典’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说很好,外国人也觉得不错。”说到这里,王笑了起来,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但是,光说得明白不行,关键是要做得明白!大家一定要对市委市政府有信心!”
面对愈发坚强起来的北京,王岐山说:“今天看到北京市民情绪很好,生活正常,心里轻松了许多,但群众表达了他们的信任,使我们感到责任更加重大,这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博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