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以来,就和病菌共存共荣,一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天花病毒,中世纪也有由鼠疫引起的黑死病,但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既不是天花,也不是鼠疫,而是禽流感。在医学史上,从一八五四年巴斯德发现微生物,随后又发现微生物感染是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战争便正式拉开序幕,而从防治天花过程中,人类逐渐发现自身有免疫系统,这才开始以科学方法和疾疫展开真正的斗争。
◆鼠疫:首见用于生化武器
鼠疫可以说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因生化武器引爆的恐怖灾难,不但在欧亚非三洲造成浩劫,甚至间接促成东罗马帝国崩溃,改变历史进程。一三四六年,蒙古西征大军打到黑海港市克法(位于现今乌克兰)时,把患鼠疫死亡者的尸体以投石弩射入城内,造成城内鼠疫流行,城内居民热那亚人开始逃亡,鼠疫随着他们从西西里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短短五年间就导致三分之一以上的欧洲人口死亡。
往后三百年间,鼠疫流传至亚非和南美各地,一直到一八九四年法国细菌学家埃尔森在香港调查鼠疫时,才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细菌(命名为埃尔森杆菌),一八九八年另一位法国人西蒙确定传染途径是经由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到人类身上。到了一九三○年代英国佛莱明发现盘尼西林霉菌、佛罗利和钱恩证实盘尼西林可提炼出盘尼西林抗生素,有效保护动物体不受细菌感染后,人类才算真正控制鼠疫。
◆天花:中南美洲帝国遭殃
另一个为害程度不下鼠疫的传染病是天花,古代世界约六○%的人受其威胁,古埃及法老王拉米西斯等人的木乃伊上,就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疤痕。大致上说,天花患者以儿童为主,存活者已具有免疫力,对古世界的政治影响并像鼠疫那么惊人。然而,十五世纪欧洲殖民者登上新大陆,也把旧大陆的疾病带到美洲,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天花。
西班牙殖民者寇蒂斯能以三百名士兵,征服二千五百万人的阿兹特克帝国(现墨西哥),只因阿兹特克人俘虏一名患有天花的士兵,造成天花大流行,不到十年间人口锐减至六百万人,幸存者斗志全消,一个强大的文明古国就此消失。印加帝国(现秘鲁一带)同样对天花毫无抵抗力,被皮萨罗率领的一百八十名西班牙士兵轻易征服。抑有进者,欧洲殖民者刻意把天花患者使用过的毯子送给北美印地安人,造成天花肆虐,到十六世纪末时,原本有二千多万人的北美原住民,在天花肆虐之余死得只剩数百万人。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古代人很早就注意到存活者不会再感染的事实,十六世纪时中医尝试从患者伤口采取疫苗接种到人体上,这种方法传到欧洲后,经英国医生金纳在一七九八年研究改良,发明牛痘接种法,并劝说英国王室率先接种,逐渐在欧洲流传开来,天花发病率直线下降。
不过,牛痘接种法并没有推广欧洲以外的地方,牛痘发明后全世界每年仍有六千万人感染天花,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把天花列为第一个扑灭对象,并在一九五九年世界卫生大会上要求各国普遍接种牛痘,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世卫组织终于在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宣布天花绝迹。目前,自然界已经没有天花病毒,据说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样本。
◆流行性感冒:一波一波前后来袭
疾病造成人类死亡最巨的,却是每个人都得过、没有人认为是致命疾病的流行性感冒,单以二十世纪来说,就有一九○○、一九一八、一九五七、一九六八和一九七七年共五次世界性流感大疫情,其中以一九一八年流感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二千一百万人。
流感疫情首见于一九一八年五月,首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间开始传播,到七月份时已蔓延到欧陆各地,很快就波及到整个世界,即便是远在北美的美国也有四分之一人口得了流感,一年内就死了五十多万人。
大致上说,自从巴斯德在一八八四年发现微生物以降,许多以前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疾病,都在疫□和新药物陆续问世后逐渐获得有效控制。例如,巴斯德在一八八五年又发明狂犬病疫苗;一八八○年,法国科学家拉夫伦找出疟原虫,一八九八年英国罗斯发现疟疾系经由蚊虫传染;一八八二年德国医生科赫分离出结核杆菌,一八八四年又分离出霍乱杆菌;一八九○年治疗白喉的抗生素问世;一九二一年推出预防结核病的卡介疫苗;一九二八年,青霉素开始用于治疗用途,百日咳疫苗出现;一九四四年,美国发明链霉素;二十世纪七○年代以后,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相继扑灭,乙肝疫苗培育成功等等。
不过,微生物的进化速度远超乎人类想像,加上医生和农牧业者滥用抗生素,不仅抗药性日强的超级病菌越来越多,病毒和细菌为适应外界环境迅速调整基因,也使得变种病菌形成新的病原体,或者使原本感染动物的病原体转移攻击目标。于是,我们看到结核、鼠疫、白喉、疟疾、霍乱等原本形同绝迹的疾病有复发之势,更有爱滋、伊波拉、裂谷热、狂牛病、军团菌、莱姆病等三十几种新的传染病相继流行。
◆非典元凶:各国戮力防治之道
目前世界各国产官学界总动员,全力对抗非典疫情,所采取的策略是从找出病原体、测定病毒基因序列、研发对症药物循序渐进。在确定病原体方面,经香港大学在三月二十一日从患者身上分离出冠状病毒、旧金山加大实验室怀疑冠状病毒即为非典元凶、鹿特丹“伊拉斯谟医疗研究中心”以猴子试验证实测体吸入冠状病毒后出现非典症状,到四月十六日世卫组织即正式宣布一种冠状病毒变体为非典病原体,并命名为SARS病毒。
在基因测序上,加拿大“全国疾病控制微生物研究室”与“英属哥伦比亚癌症研究所”所属的“迈克.史密斯基因组科学中心”,在四月十三日宣布,破解非典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美国“疾病控制暨预防中心”则在四月十四日宣布,已绘制出非典冠状病毒基因图谱。
在研制新药上,美国在世卫组织尚未确认非典病原体前,即已由“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在四月九日邀集各公立实验室和二十余家大药厂,讨论开发非典疫苗事宜。其中,Avi制药不到十天就研制出一种藉由与非典病毒基因结合以防止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的药物,目前正在进行测试。此外,“全国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也搜集三十余种已上市的抗毒药物、八百种已批准的其他用途药物、一千余种尚在研制中的药物,交给“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希望能找出对付非典病毒的特效药。
当然,除了美国之外,世界各国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莫不投入非典疫苗研制工作,且有相当良好的进展,有些业者甚至抛弃成见与竞争对手合作,如欧洲最大制药商葛兰素史克,破例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作。但持平地说,研制新药涉及庞大商业利益,业者自然会全力以赴,但不管是新药还是疫苗,恐怕都不是短期内就能有安全有效的成果。
(新台湾新闻周刊第3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