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方获悉,北京正在打算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欲同上海一争高下。
熟悉情况的内部人士透露:“其基本的思路是在‘金融立市’的想法下,把金融街做成国内的金融中心和政策发源地,把CBD打造成和WTO接轨的国际金融中心。”
“只是名分问题”
早在今年5月,朝阳区计委就分别委托央行的一些专家和北京WTO事务研究中心做出了两份研究报告。朝阳区计委在此两份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CBD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有5大优势,建议实施。
北京CBD开发公司深入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做了社会调查,结果是如果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些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办事处就会考虑升级成分行,一些没有进入北京的金融机构也会考虑进来。
一家民间的研究机构特华博士后站,也在今年夏天完成了《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研究的结果是:北京应该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据了解,该博士后站有一些政府背景。
朝阳区认为在调查、研究、规划等先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是时机喊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声势了。
在“CBD商务节”期间,10月9日举办的“CBD产业发展市长论坛”和10月12日举办的“CBD金融发展论坛”,都将以金融发展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和金融界人士为北京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呐喊和把脉。
有关人士透露,如果朝阳区和北京市的领导感觉时机合适,届时可能正式向外界提出北京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
朝阳区计委也在制定发展金融中心的详细规划,包括硬件设施规划、软件设施规划以及面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招商引资工作计划,预计9月底将全面完成。据说,这些思路和规划只有等领导们“金口”开了之后才能公之于众。
“要做的国际金融中心客观上已经存在了,不管外人叫不叫它国际金融中心”,CBD管委会规划处的杨善华认为,因为“CBD在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阶段之后,下一步再往哪里走已经成了比较重要的问题”,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就是一个不错的定位,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抉择”。
“个人认为,现在仅仅是名分的问题,”杨善华说。为争这个名分,朝阳区计委已经写好了厚厚的一堆材料,写明了要分别向北京、向各个部委要哪些优惠政策。
对于这些优惠,朝阳区计委综合科的科长朱盛说:“要多沟通,通过内部打报告等各种形式,多方面一起努力”,随着优惠政策的下达,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分也就水到渠成了。
北京动议
“最坏的结果是申请不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名分”,北京WTO事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英奎对本报记者表示,“但那也会申请到一些国际业务开展许可和一些优惠,CBD照样可以发展金融业”,“申请国际金融中心的称号无非就是让优惠更多些,开放更大些”。
早在1994年,上海市就提出,要形成外滩金融一条街,并已经明确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十年来,国家优先发展金融的优惠政策蜂拥至上海,虽然北京金融业的产值占GDP的15%之高,虽然国家金融政策的决策机关和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总部都在北京,但是金融方面的优惠北京什么都没有留下。
“在金融环境上,北京和上海整整差了10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功伟感叹。
最早的全国10家基金管理公司,有8家将总部选择过北京,但却都相继迁到了上海和深圳,如今只剩下了一家。2001年,还出现了4大基金管理公司集体出逃。而工行票据部、中行数据信息中心、建行信用卡部、华夏银行信用卡部已经搬迁到上海,其它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把信用卡部相继搬迁到上海的传言也是满天飞。
于是,北京开始了金融动议。其发展金融的说辞最早现身是去年两会期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刘淇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北京今后要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领头羊就是金融保险服务业。这个概念在随后召开的北京市金融工作会议上被进一步明确。
2003年初,北京市成立了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与市金融工委合署办公。
两个中心
问题是,在上海呼喊了若干年国际金融中心后,北京又忽然加入竞争,这算不算重复建设?中国到底需要不需要两个国际金融中心?
杨善华解释说,“虽然都说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北京经济在发展,不能没有金融”。朱盛也引用专家们的话告诉记者:“金融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
特华博士后站的负责人王力曾表示:“一个国家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分层次的”,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完全可以拥有两个以上的国际性金融中心”。
但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主任陈学彬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一个跨国金融机构有可能在北京和上海同时设立分行或办事机构,但真正处理业务的中心却只可能有一个,所以北京和上海是有竞争性的。跨国机构到底把中心放在哪里要视乎金融机构的聚集程度而定,而这个聚集程度除了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优惠政策这些影响因素外,最终是市场进行选择的结果。
陈学彬说,要能称得上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相当多的国际上的金融机构入住,而且还需要有相当的业务量,“但是从上海和北京的现状来看,两地都称不上国际金融中心”。
既然上海还没有成为既成事实,那么,“北京还是有机会的”,陈学彬得到这样的结论。
今年4月,上海市计委开过一次研讨会,专家们普遍认为上海尚有两道命题待解,即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率。尽管为数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已落户黄浦江两岸,但上海在国内的金融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看来,北京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这里是政策发源地和全国大多数银行的总部的所在地。总部在就意味着中心在,因为大多数业务处理和资金调度是必须经过总部来完成的。
但是,现实是北京的金融环境较之上海还是差了一截,除了上海10年的金融努力以及诸多金融优惠政策外,上海还拥有着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三大金融市场,然而北京一个都没有。
朱盛透露,北京市可能会有一个建立金融市场的动议,预期的设想这个金融市场的辐射范围不能光局限在北京,如果不能像上海那样是全国性的,也至少要是区域性的。但是这个动议目前还只在想象之中。
陈学彬认为,目前的金融市场都已经是网络化的,金融市场设置在某个城市虽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是:计划经济遗留现象和市场经济的博弈。
他认为,金融机构总部的选择在理论上是要选择市场最发达的地方,但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因素,导致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总部都选在了北京,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这种现象要逐步改变。他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把信用卡部转移到上海就是一个明证,而下一步就有可能将结算中心部门也转移过去。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在金融机构还没有把总部搬走之前,北京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那时,北京顺势便成为了金融中心。
一切都还是变数。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