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守心”天象与人间

作者:陈思 发表:2004-02-03 22: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天人和一”是中国古代对人、生命、天的最基本的理解和认识。观天象是历代朝廷必有的一项专职。天象的观测对皇帝的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观汉代皇帝诏书言及灾异时,行文间颇多惧词,而大臣亦多因灾异上疏,将社会上许多失当的措施、或皇帝个人的过错,与灾异关连起来,藉此献策谋求解决之道,显示出古人的天人感应思想。

惑守心”是指火星运行到与心宿(位于天蝎星座)重叠的星象。“荧惑”即五星中的火星,其字义含有眩惑的意思,荧惑之为星名,多指悖乱、残贼、疾、丧、饥、兵等恶象,其占文甚至关系着君主之天命,《史记·天官书》云:“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更突显出荧惑在观天象上的重要性。心宿则是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属于东宫苍龙七宿,心宿大星在星占上指的是天王(即皇帝),其前后星指的则为天王之子。

西元前170年左右,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提到荧惑“其与心星遇,则缟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为死亡”,已清楚地以荧惑入心宿代表为死亡的征兆,但却未指明死亡的对象,据《史记.天官书》曰:“火犯、守角,则有战;房、心,王者恶之也”,则“荧惑守心”的当灾者,应该是皇帝,至若王者为何“恶之”则并未说明。

绥和二年以前,文献至少出现三次“荧惑守心”的天象记录。第一次发生在宋景公三十七年(480BC),当时的天文官子韦提出建议,把灾祸转移给宰相、百姓或当年的岁收,但是景公仁民爱物,不愿答允,据称此感动上天,令荧惑移徙了三度。由于转祸必须找相当份量的人或事才有效,从子韦建议的转移对象来看,“荧惑守心”当灾的对象似乎是景公本人。

据《汉书·天文志》的记载,第二次的荧惑守心,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六年(211 BC),文中将“荧惑守心”与秦始皇死亡、嫡庶残杀及二世残暴关连在一起,亦代表死亡或杀戮的意思;第三次发生于汉高祖十二年春天(195BC),《天文志》更直接将“荧惑守心”视为四月皇帝崩殂的前兆。

汉成帝绥和二年的“荧惑守心”事件,导致了丞相的死亡。次月,“素疆,无疾病”且正当壮年的成帝暴崩,死因不明。

天象与人间是相互感应的。在中国古代,例如汉文帝二年(178BC)十一月晦发生日食,皇帝因此下诏罪己,并且首次因天变而诏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开创了汉代取士的新径;又如金海陵帝攻打宋朝之前,亦曾经多次问询天文占候,做为出兵的参考;即使到了清朝,当政者也不敢轻忽天变,如顺治九年 (1652),蒙古的达赖喇嘛前来中国,满汉大臣对皇帝是否应出边外亲迎的仪节,各持不同的看法,洪承畴等即藉当时“太白星与日争光”及“流星入紫微宫” 两天象上疏,并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顺治的决定;其他如因天变而行大赦、罢三公、减常膳、避正殿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