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的第六处香界寺,是八大处主刹,始建于唐代,距今已近1300年历史。此寺唐代叫平坡寺,明代叫圆通寺,康熙时叫圣感寺,乾隆改称香界寺,是历代帝王游山驻跸之地。由于历朝的修缮与扩建,寺庙门户重重,殿宇巍巍,建筑宏伟壮丽。清朝时,乾隆皇帝多次到八大处避暑游山,拜佛降香,特辟此地为行宫别院。
寺庙依山势而建,五层殿堂,六重院落。各殿堂前均有台阶,总共达一百二十余级,寺内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竞秀。三层大雄宝殿前,有两块石碑分立,左侧为康熙御制圣感寺碑,碑阴为乾隆御制香界寺碑。右侧的敬佛碑尤为珍贵,传说此碑是康熙皇帝发现的,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次,康熙皇帝幸游八大处,下榻于现在的六处香界寺内。一天清晨,他到院子里散步。山风夹杂着野花的香味吹来,一阵阵沁人心脾。院里子鸟儿的啁啾,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特别是杜鹃的啼叫,宛转含情。康熙皇帝望着枝头上两只正在嬉戏的杜鹃,顺着鸟儿雀跃的身影移动着脚步。正看得高兴,突然脚底下一软,便跪了下去。随从看到皇帝摔倒,赶紧跑过来搀扶。康熙觉得磕着的膝盖很疼,他想:这院子里都是土地,磕一下不至于这么疼吧,莫非地底下有什么镇寺之宝?于是就命人挖掘。听到皇帝命令,四五个随从赶紧找来工具挖了起来,一会儿就累得汗流浃背,手掌磨出了泡。有的已经泄了气,心里暗想:“今儿皇上这是怎么了?非要我们把这好好的院子挖得乱七八糟的。”心里有怨气,但是一点也不敢放慢速度,因为皇上还在屋里等着结果呢。
不愧是真龙天子,慧眼识珍。挖着挖着,突然一个人的铁锹被撬弯了,大家开始细心起来,改用小铲子一点点地铲,结果还真挖出了一块石碑。
这块碑上雕刻着“大悲菩萨自传真像”,其像用浮雕和线雕混合刀法镌刻而成,风格独特。康熙皇帝见了很高兴,命令太监准备笔墨,泼墨挥毫,在碑阴写下“敬佛”两个遒劲有力的尺幅大字,并命人将它立于寺庙前。据有关专家考证,确认此碑为唐代遗留下来的珍品。
现在这块碑立于大雄宝殿的右侧,碑的两侧还镌刻嘉庆御制诗一首。到八大处旅游的人见到这块敬佛碑,就会情不自禁地询问它的来历,于是敬佛碑这个传说就被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