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观察》周刊第36期徐琳报道,根据《华尔街日报》和哈里斯互动调查(Harris Interactive Survey)所做的调查显示,美国全国性和跨国企业的招聘人员最喜爱的MBA毕业生是从密歇根大学的管理学院毕业的,其次是位于宾西法尼亚州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座落于新罕布什维尔州的达特茅斯大学(见下表)。
“(从调查结果中)学校可以知道谁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招聘人员可以知道去哪些学校面试毕业生;而正在找学校的学生们能够更轻易地从排行榜中比较学校的优劣,”哈里斯互动调查公司高级副总裁卓依·玛丽·瑟富尔(Joy Marie Sever)说道。
密歇根毕业生脚踏实地,哈佛败在太高傲
2004年是《华尔街日报》第四次进行这项调查,其评选标准除了招聘人员对学校及学生的印象,例如领导潜力、团队合作技巧、沟通能力、学校吸引力等等,还加上招聘人员再度回到此间学校面试的意愿,以及在未来两年给予其毕业生工作机会的可能性。
拥有850名全职学生的密歇根大学MBA项目能够拔得头酬的原因在于,其部门的运作管理得宜,且一直以来与制造业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鼓励其学生多选修其他学院的课程,例如它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就有极佳的合作关系,选修此学院课程的MBA学生多能养成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我对密歇根MBA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总是十分印象深刻,”身为一家制药厂的经理的史提芬·哈韦尔(Stephen Havel)对密歇根MBA毕业生有着这样的评价,“他们不但合群而且做事实实在在,不像有些学校的学生常是一副无所不能的样子。”
不少常春藤名校的学生就败在面试时给招聘人员太过高傲的印象,哈佛MBA毕业生就是一例。不少面试员对他们的评价是“自以为高人一等”、“傲慢”、“自以为是”。哈佛在这次的调查中仅仅排名第13。
“其实哈佛MBA也有不少不错的学生,”任职于波士顿策略咨询公司巴特农集团(Parthenon Group)的顾问盖兹·布莱恩特(Gates Bryant)解释道,“只是他们常有过高的期望,认为他们一踏出校门就能晋升管理层。”
另一方面,密歇根大学管理学院并不以国际企业管理著称,其MBA毕业生也较缺乏国际观,但由于招聘人员多为以美国为基地的全国性企业,因此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与否并不是招聘时的首要考虑。
斯坦福名次升高,康乃尔输在地点不佳
斯坦福管理学院在今年的调查中排名明显地升高许多,主因是前几年的评比结果不佳,校方于是重新整顿院内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对招聘人员也较之前友善。一般招聘人员的反应是,由于斯坦福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的兴起可说是和硅谷的兴起同时同步的,它培养出的许多人才也都加入了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但在互联网泡沫破碎后,斯坦福的MBA毕业生的工作机会顿时减少许多,因此在面试时对招聘人员比较尊敬。
反观康乃尔大学,它们则是这次调查里所有常春藤名校之中排名最低的。对招聘人员而言,康乃尔的学生没有问题,倒是学校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因此没能吸引企业前往纳贤。
“康乃尔的MBA学生表现在水准之上,学源多样,课程设计也很实际,不会和社会脱节,”座落于西雅图的著名网络资讯公司LexisNexis副总裁托比斯·哈特曼(Tobias Hartmann)分析道,“但康乃尔MBA的弱点就是地点太偏远,又没有(从西雅图)直飞以色佳(Ithaca, NY,即康乃尔大学所在城市)的班机,一来一往就要花上一整天,还要过夜。”
康乃尔校方也知道企业主有这样的困扰,提出的因应之道就是为企业招聘人员提供免费的往返班机。目前就有两名校友和一家企业出资提供从纽约、波士顿和芝加哥免费往返的企业专机。这个策略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康乃尔正打算根据明年MBA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决定是否要继续提供这样的服务。
1.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2.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pper) 3.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Tuck) 4.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Wharton) 5.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6.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7.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8.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9.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loan) 10.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