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赈灾专家仍抱持审慎的期望,认为这次印度洋大海啸袭击太多国家,这场灾难的全球性也许可以创下一个先例:承诺提供援助的国家不会食言而肥。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国际发展教授朱玛说:“各国政府提出的援助承诺从来没有百分之百地及时兑现。”
这次大海啸堪称是全世界第一起真正的全球性灾难,各大洲的五十一个国家都发生了国民丧生和失踪的悲剧。
各国政府保证的援款已经高达二十亿美元,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等国际政坛要角和澳洲、中国、日本的领袖6日将在雅加达举行一场政治意味浓厚的危机高峰会。
在被指责为反应迟钝,以及联合国紧急救援事务协调员埃格兰公开抨击富裕国家“吝啬”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将美国的援助加码将近十倍,增加为三亿五千万美元。
在亚洲,海啸浩劫引发对区域影响力的暗中较劲,信心日增的中国保证提供六千零五十万美元的援助,对一个开发中国家而言,这是个大手笔。连续六年减少援外预算的日本也迅速以行动粉碎了国力日衰的说法,承诺至少提供五亿美元援助,这个数目令所有其他国家相形见绌。
一心想扮演更吃重国际角色的印度,虽然本身灾情惨重,一万五千多人罹难,却不愿意拉下脸来接受外国援助,反而宣布要援助其他受灾国,包括国民平均所得高过它的印尼及泰国,甚至还加入美国上月宣布将与澳洲、日本组成的赈灾联盟,准备协调国际救援行动。
这项任务传统上属于联合国的职权,现在美国也插一手争取主导权,使得究竟该由那一个单位主导南亚赈灾工作,成为未决的国际问题。
虽然美国承诺会与联合国合作赈灾,但使用“联盟”这个字眼,不禁令人回想起美国当初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对伊拉克开战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而当时大力反对美国出兵的法国,刻正在欧洲联盟赈灾行动中充当先锋,颇有与美国分庭抗礼之势。此外,基于当初争取联合国支持出兵伊拉克的不快经验,美国在赈灾行动中是否会全力配合联合国行事,不无疑问。
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