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5-01-18 02:00:00作者:
(自由时报吴直耕编译)“同学们,我们来得太晚了。对不起同学们了!”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拿着扩音器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喊话,呼吁他们解散集会。翌日,中国政府宣布戒严,人民解放军的坦克车紧接着在六月三、四日对学生进行血腥镇压,赵紫阳也在随后的党内斗争中黯然下台。
时代杂志形容,赵紫阳是在“错误的地方跟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赵紫阳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时,已经是五月十九日接近午夜时刻,中国领导人正在敲定宣布戒严的最后细节。赵紫阳原本可以跟着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开会,但疲惫的他眼眶泛着泪水,奋力穿越群众并呼吁他们在还来得及之前赶快回家。但对示威者而言,一切都为时已晚。
赵紫阳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原因至今仍是认识他的人之间的辩论焦点。有人主张他是为了取得筹码对抗以李鹏为首的保守派,也有人认为他纯粹是过于天真,误判形势。
失势后的赵紫阳一直被软禁在北京富强胡同的住宅,从此无人在公开场合见过他,一名居住在富强胡同的妇女表示,她知道赵紫阳住在附近,但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物。
不过,赵紫阳在海外仍受到相当推崇。中国海外民运人士连续多年积极推荐赵紫阳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迄今已是第五年。每逢六四天安门事件周年,赵紫阳的处境也会被提及,他在海内外所享有的不同地位形成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