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西方工作的华人记者:年薪高者可达百万元

发表:2005-02-07 20: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他们是一群很特别的人,黄皮肤,黑眼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他们的身影有的出现在外交部在北京的发布会上,有的出现在CNN或者其他知名的电视节目中,更多的是可以在国际媒体上看到他们的英文文章。这就是一群在西方主流媒体工作的中国从业人员。

  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中国从业人员可谓少之又少。据了解,目前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亚特兰大全球总部直接从事新闻制作的中国大陆雇员,只有黄天波一人。即使是在西方

  著名媒体的驻华分支机构,中国雇员也很少。据记者统计,在京的西方媒体中大约只有10位中国雇员。

  虽然在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从业人员不是很多,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可以说,中国人走进西方主流媒体,为世界舆论客观评价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门槛

  实习期间写财经稿件 跑遍所有经济衙门

  美国可以说是集聚华人记者或者编辑最多的地方,包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彭博新闻社等主流媒体。

  但中国人要想进入西方主流媒体,要么参加正式竞聘,要么通过实习留用转正,但更多的是凭借实力。黄天波的岗位职责是全球编辑协调人,他在1996年和 2000年是新华社的记者,后来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2002年初他在CNN总部实习时,得知CNN要招聘3名研究员。他找到CNN国际的总编毛遂自荐。3个月的研究员项目之后被正式录用。

  如今在马里兰大学新闻系读博士学位的钟布也曾是CNN的雇员。2000年他进入CNN华盛顿分社实习。为了给CNN财经频道供稿,钟布几乎跑遍了华盛顿跟经济有关的所有政府衙门。实习结束,钟布被正式录用。

  赵轶璐的经历跟钟布差不多。2001年夏天进入《纽约时报》实习。不久就发生了“9·11”事件。赵轶璐单枪匹马,一口气采访了60多个遇难者家庭。2002年1月,赵轶璐被转为《纽约时报》的正式记者。

  与进入西方媒体总部相比,进入驻华分支机构则要简单得多了。曾经在路透社北京记者站工作过的凯西说,1995年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后,她参加了路透社北京记者站的招聘。考试很简单,就是把当天《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改写成英文新闻。记者站的首席记者看过之后,跟她聊了几句,就让她上班了。

  工作

  因为太累 下班时没力把车直接开回家

  西方媒体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比较大。作为CNN的编辑,3年来,黄天波几乎参与报道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而他感觉最累的一段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他每天要从晚上11点工作到第二天上午11点。

  他的工作就是协调世界各地尤其是伊拉克前线发生的突发新闻,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保证整点新闻的顺利进行。“既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新闻播出去,又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作为编辑协调人,这根弦我必须时刻紧绷着。”他说,“那时每次下夜班,我都不能一口气把车开回家。因为太累了,必须停下来歇一会儿。”

  赵轶璐主要负责报道教育新闻。她经常出差,时间可以自由掌握,但她必须写出能登上《纽约时报》头版和其他重要版面的文章。

  在德国《时代周报》驻华记者站任新闻助理的强朝晖说,由于《时代周报》驻京记者几乎不会说汉语,所以几乎所有的外出采访她都要随同。

  优势

  用中国成语成特色

  《纽约时报》记者赵轶璐说,她喜欢在写稿时使用中国的成语和方言,这已成为她的报道特色。

  另外,在涉及中国的报道中,他们还有比较大的发言权。在加拿大电视台驻北京记者处工作的珍妮表示,有些外国记者在报道中国时存在一些偏见,每到这个时候,她就会尽量向他们解释事实的真相,以此纠正他们的错误看法。

  陈戴维,他曾经报道了一件18年的华人冤案。由于他持续在《纽约时报》的报道,最终引起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此案终于在2004年年底昭雪。为此,美国亚裔记者协会授予陈戴维民权与正义奖。

  纪律

  一支铅笔也不能拿

  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待遇优厚,但纪律也相当严明。钟布说,为了防止记者有“隐性收入”,CNN规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连一支铅笔也不能从被采访对象手里拿。《纽约时报》也有一些避免报道不公正的措施。例如,报社规定:报道航空新闻的记者不能购买航空公司的股票。

  除了职业道德,媒体还非常重视员工个人品质。在CNN的办公场合,不要说异性之间动手动脚,就是讲黄色笑话也不行。

  福利

  年薪高者可达百万元

  赵轶璐告诉记者,美国记者的平均年薪大约在4.5万美元(约36万人民币)左右,但《纽约时报》的记者薪水普遍较高,刚到报社的记者就能够拿到约6万美元的年薪。如果是资深记者,则可以拿到10万到20万美元的年薪。

  另外,西方媒体除了给记者上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外,《纽约时报》还为经常外出采访的记者提供手机和车辆,手机话费和汽车的保险、维修及油钱,都由报社支付。

  尴尬

  有时被视为“间谍”

  在彭博新闻社工作的郑天任说,他20多岁在美国做新闻时,新闻行业的华人非常少,有一些遭到歧视的现象,比如华人不能在电视上出镜,有些职位也不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