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国内,日本人以不同的方式在纪念二战中伤亡的军人。“神社”这两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伴随着日本政要近几年参拜“靖国神社”,以可耻的形象永驻在中国人的心中。其实,在日本岂止有一个“靖国神社”,而是有成千上万的存在。“神社”按我形象的理解好象中国过去的祠堂,村村都有,是日本人节日低祭拜神仙和祖先的地方,这儿日本人往往供奉着近代本村或者本地方海外战亡的人士,从“日露战争(日俄战争)”、“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满州事变(918事变)”、“中日战争(抗战)”和“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士兵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用很大的汉字写了“忠”或“忠魂”…这是在日本见到再也普通不过的事了,这又是在日本的民间,现在的日本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凡是碰到重要的民间活动,都要在各村的“神社”里聚集,日本人歌舞达旦,鼓声“咚”“咚”…地震天,好不“热火”啊!我第一次发现了以后,很惊讶,坐在地上半天未起来,心中也凉了半天,我们善良的中国人总是希望日本人从二战中吸取教训,与世和平,看来太天真了。随后我去了好多村庄和城市,都发现了这种“神社”,日本人现在用事实在嘲弄历史,在嘲弄二战中用武力蹂躏的中华民族;如果说过去日本人用武力对别国土地的侵略和别国人民生命的杀戮,那么日本人现在用事实在对世界人民的精神进行侮辱和强奸,二者同样是一种强盗的行为。亲爱的网友,你们信吗?这是我目睹的,到过日本的人们,都知道这个事实,却“沉默”了,大不了在日本叹息几声,当踏到中国的母土,海归的荣耀淹没了一切,用海外的“好”和见闻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谋取一个高薪…哎,可叹啊!你还不信吗?在我的记忆中有这一个地方:日本国爱知县丰桥市的一个公园,有一个石碑记载着一个连队,在这儿誓师出发,从中国的东北一直打到东南亚,在太平洋全体战死的“事迹”。这个碑子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近立的,有机会去看一看吧。
谈到这儿,你明白了现在日本的日本政要为什么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吗?现在的“靖国神社”是日本人心中的宗庙,是日本人武力自大精神的寄托。日本政客的参拜是对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种“鼓舞”,也是寻求民族抗争的一种方式。
我再给你讲一讲“靖国神社”本身吧!它的历史我不再重复了。记得好几年前,中国一个电影明星传闻在日本期间,私自逛了“靖国神社”,国人铺天盖地的骂是 “汉奸”、“狗腿子”…还有一件事,山西的一个在日留学人员,在“靖国神社”的墙上写了骂日本的话,被日本警察拘捕和赶了回来,成了新闻人物而报道。这两件事我想了好多,随人评价去吧!我怀着不安的心情,去看一看“靖国神社”是个什么样子?它这个魔窟里面呆的是什么鬼怪?国人的评价我倒没有多想,这个禁地我还是要闯一闯。
“靖国神社”写起来好多,我在这儿只说两个,一个是日本的军博,另一个是“靖国神社”门外的浮雕,至于那些供奉战犯的事情人人共知。单是“靖国神社”,我就能写一篇很好的游记,用白描的手法,记述它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应该让人知道丑陋的地方。
在“靖国神社”的里面,不大的一块空地上,摆放着日本近代作战的炮和炮弹,很“气派”,在“炫耀”过去的武力,有的纯铜炮弹比人高,有的鱼雷比人一胞还粗…任何人可以免费地参观和照像,在门外的浮雕,记述着日本近代的海外征战史,大部分是和中国作战的。其中一副是日军站在长城上欢呼胜利,头戴钢盔和手握带刺刀的 “三八”枪的日本士兵,好不“威风”啊!我们的长城确实是世界“遗产”,日本用它给自己的脸上贴光。另一幅是三个日本士兵,用肩抗着爆破筒,炸开了中国兵士守的城门,日本人成为“肉弹”“勇士”…每一副浮雕的下面都有一段描述的文字,记载和颂扬当时的战事。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现实的日本,在光天化日之下对过去战争的忏悔,这就是日本人告诉他们孩子的中国,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还存和日本人和平的什么幻想呢?还和它讨什么公道呢?这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他们赢来的传家宝;用中国人鲜血竖起的丰功伟绩,真正的“树碑立传”;中国人被杀戮的冤魂,永远被这耻辱柱冰凉的石头压着,永远不得超生,永远在哭泣…我们要设法制服日本,征服它,砸毁他的庙宇,才能对的起良心和公道,才能对的起我们的先辈;我们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卧薪尝胆,让日本变成我们的一个省。
日本人的侵略本性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出的,生活在这样环境的日本人,你想让他善良,简直是异想天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是日本人自古以来追求武士道精神的最高境界,牺牲自己个体而为整体民族的生存利益服务,也是日本人的一个无尚的光荣。这些意识好象遗传基因一样,根植在日本人的肉体中,是改变不了的,只有摧跨和消灭这个肉体,才能完成改变的目的。
我光临了“靖国神社”,出来以后,几次痛心流泪啊!看一看日本人在作些什么呀?那我们今后应能做些什么呢?网民的漫骂我可以理解,我想更重要的是从我做起,在思想和行动上应该有所表示,为我们的国家作些实际的事情,只有我们强大了,才是真理,整日沉醉在文字里是没有用的,我们民族的复兴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