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胆的一次收购行动。在此之前,中国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电脑公司;另一家中国企业----海尔集团,正出价12.8亿美元,竞购美国美泰克家电公司(Maytag)。
中国企业的大手笔,引起世界瞩目。尤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案,更激起轩然大波。外界首先联想到的,是议论纷纷中的“中国崛起”,认为巨资收购案,展示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竞争力。然而,中海油是中国国营企业,它的背后是中国政府,185亿美元巨资,显示的,与其说是“中国崛起”,不如说是中国政府集中资源的能力。正如前苏联所展现的那样,不管大多数人民还多么贫困,国民产值还多么有限,凭籍一个极权政府无所不及的控制力,它都能够将这个国家有限的资源集中调度,去实现其政治或军事野心,以至于在军事、科技、太空开发等领域,前苏联竟能与美国并驾齐驱。
与中国政府背书的中海油公司不同,雪佛龙公司为美国民间企业,不可能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援,不管它多么具有实力,也仅能循市场经济规则行事。在这组不对称的游戏之下,还浮现着另一组不对称的规则:中国政府绝不允许外国公司完整收购中国企业,尤其大型企业,并硬性规定,外商投资中国企业,股份不得超过49%,也就是说,中方要绝对控制股权。相形之下,美国的开放经济,却给了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以鲸吞之机。
中海油巨资收购优尼科,震动美国朝野。有关专家担心,中方通过收购,不仅可能夺取美国的油气资源,还可能获取美国最先进的海上石油开采技术。41名国会议员致函布什总统,认为此举将危及美国国家安全,要求行政当局制止这起“疯狂收购”。布什当局表态,将调查这起收购案,以鉴定是否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按照美国法律,这类收购大案,须获得美国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因此,中方收购行动能否获得最终成功,尚有待分晓。
实际上,美方正陷入两难。一方面,从商业角度而言,中方开出的185亿全现金天价,确能令优尼科公司动心,短期而言,对美国经济也有好处;另一方面,从国家安全角度而言,中方巨资狂购,影响深远。因为,优尼科公司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70%位于亚洲和里海地区,中方一旦收购成功,将可立即获得在印尼、泰国、阿赛拜疆、和孟加拉国等地的石油及天然气储备。鉴于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方集中资源,鲸吞美方石油龙头企业,无异于虎口夺食。尤其在目前,世界原油价格已经猛涨到每桶60美元,并可能冲到每桶70美元大关。如果中方进一步获得石油控制权,翅膀加倍硬起来,对美国的挑战,势必倍增。考虑到优尼科公司具有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缅甸军政府打交道的经验,仅在缅甸沿海的雅达那油气田一地,优尼科就拥有超过1千4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优尼科一旦转归中国,其中潜在的战略风险,不言而喻。
另一种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美方拒绝这桩买卖,紧缺能源的中国政府,更可能进一步转向“流氓国家”,寻找能源出路,同样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然而,为了千方百计获取能源,北京已经与文明世界的宿敌----苏丹、伊朗等国打得火热,不仅在这类高危国家砸下巨资,开发能源,而且向后者提供和扩散武器,强化后者与文明世界对立的本钱。以至于,当西方国家每番要将苏丹种族屠杀和伊朗核武器计划提交联合国讨论时,中国政府都从中作梗,威胁动用否决权。随着伊朗强硬派在大选中上台,中伊亲密关系必进一步升级,两国联手对抗文明世界的分贝,也必然拉高。北京收购优尼科,不论成败,都不会改变它与“流氓国家”或危险国家结盟日紧的大趋势。这也是其本性使然。
维持经济增长,早已成为中国政府维持“社会稳定” 的唯一筹码。为了保住政权,保住其高官厚禄等既得利益,中南海必得保持中国经济的“表面繁荣”,以所谓“经济崛起”,来转移海内外视线,淡化其历史上的血腥屠杀和现实中的人权迫害。为此目的,中共必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对世界能源资源的控制权,其动向,值得全世界关注。
(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