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位大学教师的遭遇,虽然情况各异,但在深层次的本质上,却有着奇异的一致,这就是对党化教育的挑战。如果说,陈丹青、贺卫方是不堪党化教育的压迫,以辞职和拒招研究生来表示抗议,从而构成对党化教育的挑战的话,那么,焦国标则是由于发表了《讨伐中宣部》的檄文,对党化教育的后台发起挑战,因而被剥夺讲课的权利。至于卢雪松,她以《寻找林昭的灵魂》为辅助教材,这事实本身就构成了对党化教育的挑战,她因而受到惩罚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谓党化教育,就是掌握政权的政党实行以党治校,把政党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模式,强加于学校。五十年代初的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为党化教育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打下了组织上的基础;建立政治思想课和实行党委负责制,意味着党化教育体系的完成。但是,很多青年学生却冲破党化教育的樊笼,对党化教育和专制体制发起挑战。1957年的“右派进攻”,就是最显著的例证。“文革”结束后,高校恢复招生,学生议政成为一时风尚,因而也就成了“清除精神污染”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点领域。“八九”之后,党化教育空前加强,校园里舆论一律,万马齐喑。虽然社会上对教育的批评从来没有中断过,但当政者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权力在我,你奈我何!
卢雪松事件的起因,据她最近陈述,始于一次她和班上一个女生私下谈话,不料隔墙有耳,被人举报。“学校为证实和丰富这些内容,逐一找学生谈话,搜集了一番之后,由我们戏剧学院的书记口头告诉我:你在课堂上使用的《寻找林昭的灵魂》等,不符合中央对历次政治运动的书面决议,不符合教育部对高校教师授课的要求,我们不认可。”禁止她上课后,她曾三次上书党委书记申诉,都没有答复。接着,有人悄悄地告诉她,有关她的所有材料,都已经报送给公安局。
这个事件的前前后后,展现了党化教育的主要特征。首先,事件里充当告密者的是青年学生,这是党化教育的一大“成就”。几十年来,青年学生都被教导要靠拢组织,发现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舆论导向不一致的异见,就要及时汇报。在这种党化教育下,宪法的言论自由,传统文化的尊师重道,都被肮脏的灵魂所取代。告发老师的私人谈话,在自由民主的国家里是十分卑鄙的,在我们这里却成了忠于国家忠于党的先进事迹;也许还可以成为他(或她)今后飞黄腾达的起点。请看,党化教育培养的居然就是这样的“人才”,多么可悲!
其次,卢雪松被举报后,党委书记找她谈话,不许她上讲台;她作了三次申诉,都是向党委书记提出的。这个事实是党委领导一切的表征。学校是教育机关,其最高负责人应该是教育专家,至少是学界中人。但目前高校的第一把手都是党委书记,很多是学无专长的外行。即使原来是教师学者,也往往由于置身于一整套党化管理规程之中而趋于官僚化。在党委书记的绝对领导下,学校沦为官僚机构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党委书记剥夺卢雪松的讲课权利的主要理由,是她在课堂上以《寻找林昭的灵魂》为辅助教材,藉口是“不符合中央对历次政治运动的书面决议,不符合教育部对高校教师授课的要求”。这里的潜台词就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党中央不许总结历次政治运动的教训,生怕这样会触动专制制度的根基,所以不论是在媒体上还是文件里,都避开林昭、张志新这样的历史悲剧。但学校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培养高尚品德的场所,有什么必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呢?又不是党校。即使是党校,也应该介绍与党中央的观点不同的理论与历史材料,让学员在比较各种不同学说和总结历史教训的过程中认识真理。何况是高等学校,更不应该用党中央的决议来加以限制。至于林昭这个人物,历史已经证明她是中华民族最杰出最优秀的女儿。她的事迹和思想,将永垂史册,成为教育后代的重要教材。现在连在课堂上加以介绍都成了罪状,正反映了党化教育禁锢思想、摧残自由的本质。
第四,剥夺卢雪松的讲课权利,是专政制度下因言获罪、因文贾祸的当代大学版。当然,比起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现在是文明得多了。但是,这种公然剥夺公民从事专业劳动的权利的做法,是违背宪法和《劳动法》的。以违法手段来对付无权无势的教师,既表现了党化教育的强横,也反映了他们的虚弱。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这无疑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反动行为,应该受到全社会的谴责。
最后,把卢雪松的有关材料报送公安部门备案,表现了党化教育与专制体制的紧密结合。一个高等学校教师在校内的言行,即使有什么不当之处,也应该由学校自己来处理,完全没有必要、没有理由把材料送到公安部门,使一个青年女教师的终生,处于专政机关的监视与控制之下。这种对公民自由权利的蔑视与践踏,是任何现代文明社会都做不出来的。学校成为克格勃的爪牙,这正是党化教育的一大罪恶。。
目前,网上广泛掀起了对卢雪松的声援,这实际上也是对党化教育的挑战和讨伐。卢雪松在面临巨大的压力下所表现的冷静和坚强,值得我们敬佩。卢雪松所进行的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抗争,因为这是对党化教育的有力冲击。这场抗争未必能取得胜利,但抗争的意义和作用却不可低估。当越来越多的教师起来向党化教育挑战的时候,党化教育的危机也就到来了。
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