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上湖:首次捕获胎生贝湖鱼
13日上午,参加“中俄贝加尔湖综合科考队”的科学家冒雨抵达利斯特维扬卡码头,分乘科学考察船在贝加尔湖开始了湖面考察。
23名中方科考人员分乘的两艘科考船是以前苏联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维列夏金”号和“科普秋格”号。据介绍,目前,该湖泊研究所共有5艘科考船,“维列夏金”号和“科普秋格”号是其中的大型船舶。船上装备有各种用于水文测量和湖泊生物采样等方面的仪器。
2000多万年来,贝加尔湖湖底积累了大量沉积物,其中的硅藻类植物残骸和冻结的沼气是研究亚欧大陆古气候、古环境,掌握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宝贵资源。此外,贝加尔湖及其所在的西伯利亚被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这一湖区已成为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时3天的湖面考察期间,中国科学家考察了贝加尔湖中部地区,并抵达湖中最大面积为730平方公里的奥尔洪岛。他们首次捕获到了贝加尔湖特有鱼类胎生贝湖鱼。
湖水清澈:“西伯利亚明眸”名不虚传
航行在贝加尔湖上,不能不惊叹湖水的清澈透明。每当“中俄贝加尔湖综合科考队”的科考船驶向岸边的时候,水下几米处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据中国科学家估计,这次航行中,科考队员所抵达水域的透明度均达到20米以上。俄方常年测量结果表明,贝加尔湖湖水的最大透明度达到40.2米,这个数值在全世界位居第二,仅略低于日本的一个湖泊。“西伯利亚明眸”的美称果然名不虚传。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强博士解释说,贝加尔湖湖水的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都很低,受污染程度也很轻。它透明度高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湖盆深邃。贝加尔湖作为世界最深的湖泊,其湖盆的平均深度为730米。尽管湖面常会出现高度达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体却相对平静,那里的颗粒物会不断沉降,直至成为湖底沉积物。
而且,大量的钩虾等端足类动物使贝加尔湖具有“自体净化”功能。这些端足类动物能够分解水藻,分解动物尸体,是维持湖水清澈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低,藻类等浮游动植物总量相对较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贝加尔湖的湖水才如此晶莹剔透。
“湖中怪兽”:贝加尔湖中难以生存
“湖中怪兽”是不少人热衷谈论的话题。不论是在尼斯湖,还是长白山天池和新疆喀纳斯湖,这些“动物”的每一次“神秘现身”总会引起人们关注。贝加尔湖地区也曾有过“湖怪”的传闻。
参加此次科考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教授陈毅峰介绍说,原本生活在海洋或陆地的哺乳动物进入湖泊,逐渐适应环境,并作为新物种繁衍至今,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很多河流和湖泊中的确生活着一些哺乳动物,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长江的白鳍豚、江豚和俄罗斯贝加尔湖的环斑海豹等。但是,相对陆地而言,淡水水系中这类动物种类非常少。
传闻中的“怪兽”体积庞大、若隐若现、行踪不定。据此判断,所谓的“怪兽”在数量上应该极为稀少。陈毅峰解释说,同一区域内,动物的体积越庞大,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就越高。湖泊中的大型哺乳动物位于金字塔食物链的最顶层,需要大量鱼虾等食物。而且,按照生物学常识,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没有形成种群的动物难以繁衍。
目前,人类对水生生物研究在总体上已达到较高水平,科学家的足迹几乎遍布地球上的主要湖泊,并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包括当地生物的食物链等等。在最近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没有发现任何以前未知的大型哺乳动物。
关注环保:万人抗议企业向湖中排污
21日清晨,科考队自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市出发,行程近500公里,从南部绕贝加尔湖,前往与之相邻的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
中午时分,科考队员来到贝加尔湖的最西端斯柳江卡。这里距离蒙古只有200多公里。小城之所以闻名,是因为这里的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对贝加尔湖的严重污染。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有职工4000多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因当地木材和水源充足,又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大量的工业废水威胁着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1988年,万余名伊尔库茨克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当局把企业的污水排放到贝加尔湖。时任苏联森林、纸浆造纸和木材加工工业部副部长普罗宁因此被解职。直至今天,围绕该企业是否应当转产或关闭的争论仍未结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