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女士是中共文艺和外交部门的老干部。她早在一九四○年就参加了中共在重庆的代表团,一直在周恩来那条线上。她的丈夫章文晋在中美建交前是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在八十年代是驻美大使。张女士在她的题为《外交风云亲历记》的回忆录里描写了很多中美关系在七十和八十年代的细节,很有参考价值。
然而,张女士回忆录中最值得读者回味的,不是那些政治和外交内幕,而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一个中共老干部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政治人物的浓厚情感,和中共官方的反美意识形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女士这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专门谈中美交往和她作为大使夫人在美国的生活,将近一百四十页,是全书浓墨重彩之处。书中出现了很多美国政界人士,包括五位美国总统和他们的夫人,即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和布希,还有好几位国务卿,如基辛格、舒尔茨,也有其他高官,如七十年代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和农业部长布洛克。书中还有很多美国社会其他方面的著名人士。张女士对他们的描写中充满了温情和向往。
例如,作者夫妇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夫妇的交往就是一例。作者前往舒尔茨家作过几次客,充分感受到美国高级官吏平民化的一面。舒尔茨贵为国务卿,但却没有国家分配的官邸,而是和普通人一样在华盛顿郊区组房子,家中没有国家配给的公务员,太太自己料理家务,来了客人自己做菜端盘子。他们的房子在美国不过是中产阶级的水平,只有四个卧室,但收拾得一尘不染。每个星期有一个工人来收拾院子,按小时付费,这也是美国中产阶级最常见的。舒尔茨自己升火炉,夫人做菜,两人热情好客,让中国人宾至如归。
美国农业部长布洛克和章文晋夫妇友情也很深厚,曾经请他们去家中作客。农业部长的家也非常平民化,孩子前来开门,夫人下厨、农业部长本人端茶送水,一家和客人围着餐桌吃煮玉米和炸猪排,饭后到地下室开家庭音乐会,由夫人弹琴,一家高唱美国民歌“快乐的家庭”,最后邀请客人也加入合唱,其乐融融。
作为大使夫人,作者和很多美国达官贵人的太太们有过交往,无不留下美好印象。雷根总统的夫人被很多美国人认为是很高傲的,但作者却觉得她十分平易近人。国务卿贝克的夫人专门邀请外国大使夫人到家中介绍任何做美国菜,餐厅的长桌上放了一排酒精灯,每人都做同样一道菜,是美国餐桌上最普通但也最不容易做好的煎鸡蛋。
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接触过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生活。例如有一次他们由老朋友、美国七○ 年代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安排访问了美国汽车工会设在密西根的工人休养中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条件舒适的地方,可以容纳二千人,每个工人可以携带家属来度假两周,只收二十五美元。这种优厚的福利令作者难以想像。
这本书中的美国充满了平等、开放、透明、鲜花和友谊,这当然是由她的身份所决定的。作为大使夫人,这是她所能看到和接触到的美国,也很有可能是她的东道主希望给她留下印象的美国。但美国毕竟不存在弄虚做假,如果她想看那些不如人意的东西,也没有谁会去阻拦。但作者却没有留下一点这个方面的痕迹。读者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热情好客的国度。那么,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如果你所看到的事,所接触到的人都是这样美好,你又怎么能在心里把这样一个国家和“海外反华势力”处心积虑要搞垮中国的阴谋的大本营调和起来呢?
这是读者的问题,作者本人可能完全沉浸在那些美好的印象中,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对于很多中国官方人士来说,他们从来都是把官方的意识形态和私人真正的想法分得一清二楚的。
不过在书中的某一个地方,读者可能还是可以体会到作者在美中两国政治制度之间的对比。书中有一节题为“中国总理访问美利坚”,一共有十二页,可以说很长了。但奇怪的是,在这十二页中,“中国总理”出现了几十次,但读者却看不到这个“中国总理”的姓名。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总理叫赵紫阳,一个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是政治禁忌的名字。
读者们当然可以责备作者的小心谨慎,但我却要赞美她的勇敢。她本来没有必要非要介绍“中国总理”的那次访问,尽管那次访问在中美关系史上很重要。
但她介绍了。非但介绍了,而且写了十二页,用了好几十个“中国总理”,但就是不提那个名字。我想,这是她存心要让读者们自己去寻找那个被抹掉的名字。
这也许就是美国给这个中共老干部所带来的变化吧?!
转自《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