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01-07 00:29:00作者: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谥文襄,直隶南皮县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辞章,记颂绝人。”1884年,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材,击败法军,被誉为抵御外来侵略中运筹帷幄的“张香帅”。 但是,张之洞在晚清时期之所以引人注目,耸动朝野视听,更主要在于,他是洋务运动后期崛起的重要洋务派代表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举办近代企业最多最持久的洋务人物,是同李鸿章齐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洋务派首领。
19 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图“自强”,制枪炮,造战舰,大量输入西方国家生产的钢铁。1867年进口钢11万担(约8250吨),1891年增加到173万担(约13万吨),进口钢占据了中国的市场,中国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为了摆脱列强对我国钢铁的封锁和控制,为了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也为了解决军备和民用工业对钢铁的需求,于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
19 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图“自强”,制枪炮,造战舰,大量输入西方国家生产的钢铁。1867年进口钢11万担(约8250吨),1891年增加到173万担(约13万吨),进口钢占据了中国的市场,中国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为了摆脱列强对我国钢铁的封锁和控制,为了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也为了解决军备和民用工业对钢铁的需求,于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
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 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有了丰富的铁矿,没有煤也炼不出铁,为解决此问题,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张之洞创建中国重工业,一度曾轰轰烈烈,但最终却因经费不足、管理不善、错误选择厂址等种种原因而失败。究其内因,是因为他只是将西方的技术之花,嫁接到封建制度之木上,他得到的只能是枯萎的果实,封建制度日暮西山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在中国,只有象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打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桎梏,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但是,我们须看到,尽管张之洞的振兴实业,创建重型企业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他毕竟奠定了中国重工业的基础,开了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先河。其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重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认定:张之洞--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