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伊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小组就推出今年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与此同时,中国校友会网、二十一世纪人才报也揭晓另一份二零零六中国大学排行榜。
新京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说,大学排行榜一直备受非议,二零零四年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表示,排行榜中许多数据陈旧,容易对民众产生误导。
例如,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在各校排名中居第二,校方却对此感诧异,因为该学系虽然创办了四、五年,但是排行榜发表之时尚未招生。
这名署名“王晓渔”的上海学者评论指,再以今年为例,根据已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排行榜差距可在二十名以上,这种差别已不能用误差来解释,而是说明了排行榜标准的随机性。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有一项指标是“综合声誉”,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的得分为零。文章说,这所大学的知名度确实不高,但是如果一般人知道它的前身是中共解放军第一医科大学,就会知道打分的僵化程度。
除了上述可放在枱面上讨论的问题,据表示,大学排行榜制作过程还有暗箱操作嫌疑,前几年曾有“知情者”向中国媒体透露,花人民币五十万元即可进入某些排行榜的前一百名。
文章表示,即使中国的大学排行榜没有明码标价,也依然是一种隐形的“教育产业”。大学排行榜的兴起与大学扩大招生几乎同步,过去招生时强调的是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现在则更为看重大学品牌的差异,于是民众对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消费诉求。
据统计,自一九八七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发布中国第一个民间大学排名,到二零零零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中国大学评价一九九八”,中国共有十三个单位发布了三十个大学排行榜。
二零零零年之后虽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粗估在二十个上下,排行榜版本之多、发表速度之快、影响之大都远远超出此前一、二十年。
文章分析,依照常理,大学排行榜的发布要有一定时差,需要大量时间收集与分析数据,前些年的年度排行榜通常要在两年后才发布。如果像上述的“二零零六年大学排行榜”在一年开始就发布,难免有误导民众之嫌。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