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舍那佛像
|
洛阳城南两山峙 石窟龙门壁崖存 伊水此去千余年 犹留万佛笑对凡
洛阳城南13公里处,伊水在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之间奔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唐代诗人白居易游此曾说:“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开创于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北宋以后虽也有雕凿,但为数甚少。现存1300多个石窟、2345窟龛、佛塔80余座、造像11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块,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主要洞窟有潜溪寺、万佛洞、宾阳三洞、莲花洞、奉先寺等。
龙门石窟 (NG HAN GUAN/AFP/GETTY IMAGES) |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露天佛龛,长宽各30余米,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据造像铭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主佛卢舍那佛高达 17.14公尺,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面容丰腴,雍容大度,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武则天曾为此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在伊水东岸有一巨石,传说即为武则天当年礼佛时击鼓奏乐的地方。
宾阳洞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口有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亲书碑铭。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高鼻大眼、神态端祥,左右二边弟子、菩萨侍立,面相清瘦,目大颈平,有着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金刚力士雕像 (NG HAN GUAN/AFP/GETTY IMAGES) |
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属龙门石窟中的珍品,是被盗凿未能运走所遗。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突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中华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其余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于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洛阳龙门石窟列入文化类世界遗产。
龙门石窟(李昕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