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爱猫人,从小养猫,现在还养有六只猫。对猫我是很了解的,猫独立、自由的个性,甚至能让我这个在专制文化长大的人,从中体会到西方民主人权社会个人价值至上的真谛。
前不久,大家都在谴责东北虐猫女的事情,其实,我一直知道,中国的虐猫祖师爷,就是被毛泽东奉为新中国“第一等圣人”的鲁迅同志。
鲁迅至少有两篇文章描叙过自己虐猫的故事,他在文章中毫不隐讳自己是“猫敌”,他自认为仇猫、虐猫的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一是它们交配的时候喧闹,以至于自己无法读书和睡眠;二是它们媚态,会讨人喜欢;三是它们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因此,鲁迅痛恨它们,见到它们就要用石头击它们的头,或用毒药去药它们。
在《兔和猫》一文中,他写道:
『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
况且黑猫害了小兔,我更是“师出有名”的了。我觉得母亲实在太修善,于是不由的就说出模棱的近乎不以为然的答话来。
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虽然也许是倒是帮他的忙……
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滑稽的是,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坦言自己憎恨猫,起初是在幼年时怀疑自己养的一只老鼠,被家里的花猫给吃掉了,因此他遇到猫就追打,虽然半年以后,家里的女工告诉他,他养的那只鼠,因为爬上了她的裤腿,被她一脚踏死了,但是他对猫的憎恨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由此,我们可以看见鲁迅性格的一个侧面:暴力人格。
鲁迅的暴力人格形成,跟他不幸的童年有关系。鲁迅的祖父为家族子弟能在科举中进升,一次行贿一万两银子给主考官(当时一品大员年俸才一二百两银子),被判斩监候,周家由富贵变败落,鲁迅从小受人歧视,饱受人间冷暖,这大概是形成他暴力人格的很重要的原因,加上在日本这样的暴力和受虐文化下浸淫了七年,常常因 “清国奴”和“梳辫子和尚”而被日本同学虐待,因之,逮着机会就要施虐别人。
心灵受伤之故,他不过是嫉恨那些温柔可爱的生灵,却以保护弱者的理由出现。不过,长大后的鲁迅瘦小多病,他实施暴力的工具是笔,而不再是石头,对象不再是猫,而是人群。
鲁迅的暴力人格,从其文学作品上大量显现出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很多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和同时代文人的漫骂。
既缺少温良敦厚的儒家教养,又缺少人权尊重的民主素质,这是鲁迅人格的最大特点。这恰好符合在日本这个不中不洋文化背景下长期受教育的鲁迅的学养和品质。如果我们认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不断颂扬的日本精神是人类文明的楷模,那么,就等于承认日本对华的侵略和屠杀是正义的,二战盟国对日本的胜利就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鲁迅的言论、思想在后来被执政者利用,使得执政者对人民实行专制管理有了理论支持,因为中国人民带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他们有“劣根性”,不配享受天赋人权,活该被执政者居高临下的进行管制。这种反人权的,反民主的,对人民实行有罪推定的政治观,五六十年来成为我们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主流,这才是解放几十年来,不断有专横、暴力的侵犯人权的政策制定并推行的根本原因。我们几代人在充斥着鲁迅暴力思维的语录下成长,难免形成暴力人格,对一切人类自由的思想不抱尊重,意见不同,就要从精神上虐待,从肉体上灭杀。红卫兵们就是满怀鲁迅式的道德正义,去大肆践踏人权的。
在很多鲁迅与文人们争辩的杂文中,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具有煽动性却违背程序正义的辩论特色,这恐怕是后来几十年中国社会缺乏法制、大量充斥人治特点的社会风尚形成的原因之一,文革中,只要你的言论和大字报具有煽动性,就可以达到目的,而不管它是否违背程序正义,是否侵犯人权。人权已经不重要,因为,无论是你活着僻野的山村,还是蛮荒的草原,无论是你是心灵孤傲的自由思想者,还是一个毫无国家、民族概念和热情的孩童 ,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天生是带有原罪的。这种种族主义论调的“劣根性”血统理论已经把你划为地球上苟且偷生的可怜的贱民。
鲁迅的思想被利用不仅导致了中国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灾难,而且,早在1937年就已经沦为日本侵华的理论工具。1936年10月19日鲁迅死去以后,1937年2月至8月日本改造社就出版了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比延安出资印刷的中国人出版的第一部《鲁迅全集》还早一年,期间,鲁迅的挚友,“书店老板”内山完造匆忙赶回日本担任编辑顾问。这都是在37年全面侵华之前短短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可见日本人的目的很清晰:鲁迅是日本人从精神上摧毁中国人以及自信心的最有利的武器。在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四十年代,日本依然出版了三部鲁迅传记。日本情报部门并且在45年初出资创作了以鲁迅的《藤野先生》故事为蓝本的《惜别》,文中借青年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表现“大东亚亲和”,宣传日本侵略和占领中国的合理性。这样关键时刻,资源紧缺的日本人不全身心的投入筹备战争物质,竟然迅速出版鲁迅全集,为什么?显然,在他们眼里,出版《大鲁迅全集》等系列著作,跟制造枪炮和毒气弹同等重要。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我尊重鲁迅及其思想的存在,但是,坦白的说,我认为它充其量是人类绚烂文化史中的一株野草,而不是花朵,活在这个世界,怨恨太多,感恩太少,看见西瓜怀疑有毒,看见苹果就怀疑是苦的,他的心胸决定了他的思想,只能是不入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