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1-20 00:35:48作者:晕乎乎
看到房地产市场的乱象,看到一堆堆馊主意,不免着急。为了避免因房地产乱象而断送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景,觉得有责任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也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有自身的利益取向。抽象的政府由具体的官员来代表。官员个人及其利益集团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中国现有政治格局下,各级政府集中竞卖土地,土地供给市场被其独家垄断,以获取最大的收益,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政府又是社会管理者,肩负着发展经济和稳定一方的重任。
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政府官员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控制土地供给,使供给量少于市场均衡点的需求量,抬高价格,以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不能大起大落,让其在高位继续平稳上涨。
作为一个合格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房地产商,不了解和理会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这种土地资源供给不足、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均衡点,且预期价格还要不断上涨的市场上,房地产商如何为自己开发的房地产确定价格呢?
如果我是一个房地产商,比如“汤臣一号”的开发商,"我"的最优选择就是:定高价。原因在于:第一,如果有人现在愿意在远远偏离成本的高价格上购买"我"的房子,超额利润立马到手,落袋为安。第二,如果大部分房子卖不出去,那也不要紧,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打算现在卖出去,反正房子放在自己手里又不烫手。第三,在现阶段的中国,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经济文化中心,房子的潜在需求不容置疑。因为“我”已经摸清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心思,将来土地的供给不会增多,政府绝对不会允许土地价格下滑。因此,大量房产放在自己手里,相对于现在的市场均衡价格来说,将来肯定只会增值不会贬值。
这么一琢磨,“我”干嘛不定高价。本来一平米只值10000的,我就定价为20000、30000,甚至110000,有傻子愿意上钩、以110000购买最好;没有人上钩也不打紧,我放在手上两年、三年、四年,甚至十年,反正房子只会涨价,不管几年以后卖出,“我”绝对稳赚无疑。
中国绝对不止一个聪明的房地产商,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这一点,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定高价。集体预期的结果是什么?——预期自动实现:中国房地产价格高高在上,且节节攀高。
这一两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地产价格的高位上涨,其效果有目共睹:北京等大部分地方 的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扬,引起怨声载道。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明白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只会给中央出馊主意,而不是提供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把恺撒的还给恺撒,把市场的还给市场。
市场经济喊了这么久,这些年来可以说是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我们还在用计划经济的药方来医治市场经济的伤口: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出问题,采取措施;再出问题,再采取新措施;还出问题,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结果,问题无穷,措施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反反复复,无穷无尽,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任何市场价格偏离正常轨道只有两个原因:供给和需求。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既然人民有这样的需要,市场有巨大的需求,我们为什么就不去想想是不是供给体制出了问题?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说复杂也好,说简单也好,根子就在于供给不足,就在于土地的集中垄断供给体制,就在于土地供给的非市场化。不要责怪任志强,不要把责任归结到任何房地产商的个人身上。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决不是一两个房地产商个人的责任。
简单地说,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不需要搞得这么复杂。在供给方面,既然把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市场来对待,那么,也需要把决定房地产供给的土地供应环节作为一个市场来对待,放开土地市场。或者,妥协一点,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巨大需求,至少应该加大土地的供应,以平抑房地产价格。在需求环节,不要去挖空心思提高和增加交易税,交易是市场经济得以实现的基本手段,阻碍交易只能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需求方面只需要对房地产持有者进行征税。消费者可以买几套房子,房地产商可以把房子建起来而自己持有,但前提是,只要你手里有房子,你就得按照持有的多少按比例缴税,或者累进缴税。这样,房子越多的人,缴税越多,甚至累进缴税。在这种政策下,大量购买和囤积房子的人才会考虑是不是划算。
从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市场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急不择言,但别怪我没说。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也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有自身的利益取向。抽象的政府由具体的官员来代表。官员个人及其利益集团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中国现有政治格局下,各级政府集中竞卖土地,土地供给市场被其独家垄断,以获取最大的收益,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政府又是社会管理者,肩负着发展经济和稳定一方的重任。
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政府官员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控制土地供给,使供给量少于市场均衡点的需求量,抬高价格,以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不能大起大落,让其在高位继续平稳上涨。
作为一个合格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房地产商,不了解和理会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这种土地资源供给不足、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均衡点,且预期价格还要不断上涨的市场上,房地产商如何为自己开发的房地产确定价格呢?
如果我是一个房地产商,比如“汤臣一号”的开发商,"我"的最优选择就是:定高价。原因在于:第一,如果有人现在愿意在远远偏离成本的高价格上购买"我"的房子,超额利润立马到手,落袋为安。第二,如果大部分房子卖不出去,那也不要紧,因为我本来就没有打算现在卖出去,反正房子放在自己手里又不烫手。第三,在现阶段的中国,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经济文化中心,房子的潜在需求不容置疑。因为“我”已经摸清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心思,将来土地的供给不会增多,政府绝对不会允许土地价格下滑。因此,大量房产放在自己手里,相对于现在的市场均衡价格来说,将来肯定只会增值不会贬值。
这么一琢磨,“我”干嘛不定高价。本来一平米只值10000的,我就定价为20000、30000,甚至110000,有傻子愿意上钩、以110000购买最好;没有人上钩也不打紧,我放在手上两年、三年、四年,甚至十年,反正房子只会涨价,不管几年以后卖出,“我”绝对稳赚无疑。
中国绝对不止一个聪明的房地产商,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这一点,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定高价。集体预期的结果是什么?——预期自动实现:中国房地产价格高高在上,且节节攀高。
这一两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地产价格的高位上涨,其效果有目共睹:北京等大部分地方 的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扬,引起怨声载道。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明白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只会给中央出馊主意,而不是提供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把恺撒的还给恺撒,把市场的还给市场。
市场经济喊了这么久,这些年来可以说是说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我们还在用计划经济的药方来医治市场经济的伤口: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出问题,采取措施;再出问题,再采取新措施;还出问题,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结果,问题无穷,措施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反反复复,无穷无尽,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任何市场价格偏离正常轨道只有两个原因:供给和需求。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既然人民有这样的需要,市场有巨大的需求,我们为什么就不去想想是不是供给体制出了问题?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说复杂也好,说简单也好,根子就在于供给不足,就在于土地的集中垄断供给体制,就在于土地供给的非市场化。不要责怪任志强,不要把责任归结到任何房地产商的个人身上。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决不是一两个房地产商个人的责任。
简单地说,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不需要搞得这么复杂。在供给方面,既然把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市场来对待,那么,也需要把决定房地产供给的土地供应环节作为一个市场来对待,放开土地市场。或者,妥协一点,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巨大需求,至少应该加大土地的供应,以平抑房地产价格。在需求环节,不要去挖空心思提高和增加交易税,交易是市场经济得以实现的基本手段,阻碍交易只能阻碍资源的有效配置。需求方面只需要对房地产持有者进行征税。消费者可以买几套房子,房地产商可以把房子建起来而自己持有,但前提是,只要你手里有房子,你就得按照持有的多少按比例缴税,或者累进缴税。这样,房子越多的人,缴税越多,甚至累进缴税。在这种政策下,大量购买和囤积房子的人才会考虑是不是划算。
从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市场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急不择言,但别怪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