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1-18 14:56:04作者:蒋勋
谈到听觉,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听觉指的只是美好的音乐,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语言与他人沟通,我们身体一行动就会有声音出来,这些讲话、行动的声音,其实反而是生活里最应该要去整顿的,可以形成听觉之美。我们不要让这个社会的噪音多过于顺耳之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个人的声音觉得好美——不论是当面说话或讲电话,或者自己的心情有一点低潮沮丧时,你听到他的声音就感觉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那个声音本身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他可以利用身体发生的这个气流,让你感觉到一种安定,一种稳重。
可是相反的,我们也看到一个社会里充满着各种叫嚣的声音!那些好像很愤怒,带着攻击性,所以发声的方法全部是尖锐的,听起来甚至像指甲划过玻璃一样的那种……全身会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当这样的声音充斥太多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个社会里人跟人在对话时,都想用声音来压倒对方。
可是注意一下,能够被记忆、被感动、被人的心灵所包容那种真正美好的声音,都不是叫嚣的声音,不会是像动物受伤时发出的嘶吼,而会是非常安静的、沉稳的声音。我一直感觉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当中,声音是我最关心的一个课题,因为我觉得声音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当身处的环境嘈杂、混乱,所有的声音没有秩序,都变成了污辱别人的声音、责骂别人的声音、打击别人的声音的时候,只会让人感觉到慌乱。
这个时候,我一定要赶快逃掉。我逃到哪里去?也许我会到山上静静地坐下来,去感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平常我们觉得风吹过树叶,不应该会有声音,其实有的。像棕榈树、芭蕉树的树叶很大,风吹来会听到“哗哗哗”的声音。樟树的叶子就小很多,可是风吹时还是会发出声音——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就听得到。
静听松风
南宋有位画家名叫马麟,他的父亲:马远,也是一位名画家。马麟有一幅作品陈列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对这幅画很有兴趣。
这张画非常漂亮,叫做“静听松风”。马麟描画一个穿着柔软长袍、头上戴着帽子的人,坐在一棵松树底下。绘画属于视觉,当然我们不可能听到声音。
可是很奇怪的,凝视这幅画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坐在松树之下的那个人,他的眼睛半张半闭,好像正试图将视觉转成听觉;有点像人们听到最美好声音的时候那种陶醉,会将眼睛半闭起来,不看任何的东西。他的帽带被风吹飘起来,衣袖也飘扬着……连松树上挂着的一些轻盈藤蔓,也被风吹飘起来。
这是一张透过视觉来表达听觉感动的画,它表达出:我们要安静到一个程度,才能够听到风吹过松树的声音。
大家知道松树是寒带植物,叶子细细的像针一样,所以被称作松针。当风吹过松叶时,那个微细的声音很不容易听出来,可是这幅画告诉我们,静听松风,一定要到最安静的状况,我们才听得到风跟松的关系,听到风入松的声音,这是不得了的一个境界。所以真正听觉的修养,并不只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灵上如何能够把所有的噪音沉淀、再沉淀,最后升华出属于很内在、心灵上的声音。
我忽然想到古代的古琴曲谱中有一首就叫“风入松”,在用古琴弹这首曲子时,表现出的是非常安静的声音。还有钢琴这个字的英文“piano”,原义就是“轻”;刚开始弹奏钢琴时,大家常觉得在琴键上乒乒乓乓地敲打很过瘾,不过最高明的演奏者,却是能够轻巧控制琴键,好像在跟你的心灵对话,那种轻、那种慢,才是弹奏中最难控制的部分。所以我想,不管是东方或者西方,同样都在寻找心灵里面最深处的声音。
很多朋友都十分喜爱音乐,常能从音乐里得到很多的感动,很多的陶醉。那么也不妨思考一下,“音乐”,是不是一定是指某一个范围里的音乐?还是我们每一天不管打电话、跟朋友说早安、道再见的时候,其实都是“音乐”,都可以对人创造出美好的听觉。
超越“匠”的层次
想要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演奏家,必须接受许多的训练。一个最好的钢琴演奏者、一个最好的大提琴演奏者,可能要从四、五岁就开始接受技巧上的训练,多年之后才能够慢慢的成熟。不过,很多人接受过同样的训练,最后只能够停留在所谓“匠”的程度。
最好的音乐家所带给人们的感动,往往不是技术层面。有时候参加一场音乐会,我们会记得很久很久,会跟朋友一直提说,某一天我听到某一个人演奏的大提琴,在我心里面一直回响不已。
孔子也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他听过一个歌声可以绕梁三日,那个声音是回荡不去的,他认为这样的声音已经远远超过了匠的技术,而达到心灵的一个状态。
艺术之所以如此艰深的原因,就是因为艺术家们必须从技术的部分提升到“美”的层次,如果没有做到,通常就被认为是“匠”。什么是匠?就是拥有技术的人被技术绑住了,无法真正超越,达到心灵的境界。所以在很多东方的故事当中,提到对乐教的重视、对听觉之美的重视,并不纯然讲述音乐的技术,而有其他的启发涵括在里面。
摘自《美的觉醒》 远流出版社 提供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个人的声音觉得好美——不论是当面说话或讲电话,或者自己的心情有一点低潮沮丧时,你听到他的声音就感觉得到很大的安慰,因为那个声音本身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他可以利用身体发生的这个气流,让你感觉到一种安定,一种稳重。
可是相反的,我们也看到一个社会里充满着各种叫嚣的声音!那些好像很愤怒,带着攻击性,所以发声的方法全部是尖锐的,听起来甚至像指甲划过玻璃一样的那种……全身会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当这样的声音充斥太多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个社会里人跟人在对话时,都想用声音来压倒对方。
可是注意一下,能够被记忆、被感动、被人的心灵所包容那种真正美好的声音,都不是叫嚣的声音,不会是像动物受伤时发出的嘶吼,而会是非常安静的、沉稳的声音。我一直感觉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当中,声音是我最关心的一个课题,因为我觉得声音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当身处的环境嘈杂、混乱,所有的声音没有秩序,都变成了污辱别人的声音、责骂别人的声音、打击别人的声音的时候,只会让人感觉到慌乱。
这个时候,我一定要赶快逃掉。我逃到哪里去?也许我会到山上静静地坐下来,去感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平常我们觉得风吹过树叶,不应该会有声音,其实有的。像棕榈树、芭蕉树的树叶很大,风吹来会听到“哗哗哗”的声音。樟树的叶子就小很多,可是风吹时还是会发出声音——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就听得到。
静听松风
南宋有位画家名叫马麟,他的父亲:马远,也是一位名画家。马麟有一幅作品陈列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对这幅画很有兴趣。
这张画非常漂亮,叫做“静听松风”。马麟描画一个穿着柔软长袍、头上戴着帽子的人,坐在一棵松树底下。绘画属于视觉,当然我们不可能听到声音。
可是很奇怪的,凝视这幅画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坐在松树之下的那个人,他的眼睛半张半闭,好像正试图将视觉转成听觉;有点像人们听到最美好声音的时候那种陶醉,会将眼睛半闭起来,不看任何的东西。他的帽带被风吹飘起来,衣袖也飘扬着……连松树上挂着的一些轻盈藤蔓,也被风吹飘起来。
这是一张透过视觉来表达听觉感动的画,它表达出:我们要安静到一个程度,才能够听到风吹过松树的声音。
大家知道松树是寒带植物,叶子细细的像针一样,所以被称作松针。当风吹过松叶时,那个微细的声音很不容易听出来,可是这幅画告诉我们,静听松风,一定要到最安静的状况,我们才听得到风跟松的关系,听到风入松的声音,这是不得了的一个境界。所以真正听觉的修养,并不只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灵上如何能够把所有的噪音沉淀、再沉淀,最后升华出属于很内在、心灵上的声音。
我忽然想到古代的古琴曲谱中有一首就叫“风入松”,在用古琴弹这首曲子时,表现出的是非常安静的声音。还有钢琴这个字的英文“piano”,原义就是“轻”;刚开始弹奏钢琴时,大家常觉得在琴键上乒乒乓乓地敲打很过瘾,不过最高明的演奏者,却是能够轻巧控制琴键,好像在跟你的心灵对话,那种轻、那种慢,才是弹奏中最难控制的部分。所以我想,不管是东方或者西方,同样都在寻找心灵里面最深处的声音。
很多朋友都十分喜爱音乐,常能从音乐里得到很多的感动,很多的陶醉。那么也不妨思考一下,“音乐”,是不是一定是指某一个范围里的音乐?还是我们每一天不管打电话、跟朋友说早安、道再见的时候,其实都是“音乐”,都可以对人创造出美好的听觉。
超越“匠”的层次
想要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演奏家,必须接受许多的训练。一个最好的钢琴演奏者、一个最好的大提琴演奏者,可能要从四、五岁就开始接受技巧上的训练,多年之后才能够慢慢的成熟。不过,很多人接受过同样的训练,最后只能够停留在所谓“匠”的程度。
最好的音乐家所带给人们的感动,往往不是技术层面。有时候参加一场音乐会,我们会记得很久很久,会跟朋友一直提说,某一天我听到某一个人演奏的大提琴,在我心里面一直回响不已。
孔子也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他听过一个歌声可以绕梁三日,那个声音是回荡不去的,他认为这样的声音已经远远超过了匠的技术,而达到心灵的一个状态。
艺术之所以如此艰深的原因,就是因为艺术家们必须从技术的部分提升到“美”的层次,如果没有做到,通常就被认为是“匠”。什么是匠?就是拥有技术的人被技术绑住了,无法真正超越,达到心灵的境界。所以在很多东方的故事当中,提到对乐教的重视、对听觉之美的重视,并不纯然讲述音乐的技术,而有其他的启发涵括在里面。
摘自《美的觉醒》 远流出版社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