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2-04 14:38:57作者:天路
近一时期以来,券商上市的消息一直在冲击着证券市场,先有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东北证券借壳锦州六陆,近日长江证券借壳S石炼化以及 “大富豪”首创集团乘机让“自养”的私有制企业首创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通过廉价购买国有股权借壳圈钱的消息也见诸于报端。
券商上市无疑不是证券商梦寐以求的事。通过公开发行上市的中信证券,利用上市地位实现了净资本的大规模扩张,也利用上市筹得的资金迅速扩容,从一个中小型证券公司迅速成长为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型券商。券商上市不仅可以低成本地募集大量资金,迅速提高券商的资本规模和对外扩张能力,而且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融入后续资金,券商还将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本,扩大了其在资本市场运作的空间。
对于证券商在金融业中的地位,所具有的高风险,高违规,IPO上市本是唯一选择。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这对于绝大多数券商来说,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股市持续下跌,导致券商利润水平直线下滑,到去年上半年相当一部份券商只是勉强保平。业内人士指出,从2002年起,证券业已经连续四年全行业亏损,至2006年方才首次出现盈利,多数券商的持续盈利水平难以达到IPO的要求。
IPO的硬指标无疑成为券商上市道路的拦路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给证券商特殊的方便,预计今明两年后能够有资格上市的券商将为数不多。为此,证监会利用特权,践踏刚修改的《公司法》,有意搞出创新类证券公司,把证券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要求企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改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要求企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如果把近期可能上市的券商锁定在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会发现不少券商在2007年以后才能符合IPO的业绩要求。按照连续两年盈利且盈利之和不低于 3000万计算,统计2004年和2005年经审计数据,满足要求只有中金、广发、招商、国泰君安四家。多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在近期内难以达到IPO的要求,即便一切顺利,通过IPO上市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
但目前证券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却迫不及待。在财务数据上,除了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创新类券商每股净资产超过面值1元以上,许多创新类券商与规范类券商的每股净资产只有几角钱,历史上形成的亏损尚没有利润予以弥补,即这些券商的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以海通证券为例,其2005年年报显示,未分配利润为-52.98亿元。没有条件,如何创造奇迹迅速让证券商上市融资,人定胜天,办法是人想出的,证监会想出了借壳上市的妙计,为证券公司直接上市突破僵局。
借壳上市意在规避IPO对业绩的要求。从上市的程序和手续繁复程度来看,借壳上市是绕过各项审核壁垒,实现快速融资的的捷径。借壳上市的操作过程简单,不确定性因素少,交易成本低廉;由于证券公司天生就擅长并购重组、IPO、包装圈钱等业务,因而让自身借壳上市是驾轻就熟。并且,证监会好事做到底,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欺弱附强,对于充分市场化的股票即“有二级市场炒作的个案一律不批”,而对大股东及证券商低价洗劫一空小股民的上市公司大开方便之门,都市股份的绝大多数股票被大股东及证券商合伙骗取,小股民连一点汤都没有喝到。由于上市公司利润特丰,因而上市公关费出手不凡,导致十多个涨停无人查处。形成中国奇特景观。
这个没有炒作过都市股份,其内幕交易不亚于延边公路,其获取的暴利也远远超过于IPO上市所融的资。中信证券上市发行股票融资17.5927亿元,海通证券借都市股份上市,如是以18元的价格打开,市值将由20.7798亿元一夜变成64.4891亿元,一次性融资会超过40亿元,不仅能够大赚一笔钱,而且能够进入大型证券商行业,谱写中国式原始积累一夜暴富的神话。
上市无疑会给券商带来诸多好处,但券商上市并不意味着券商固有的一些问题从此都将得到解决。一方面上市可以解决目前所处的困境,但是面临着业绩增长如何跟上股本扩张的考验,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列过高仍是困扰券商发展的主要难题,而这些问题与券商长期低水平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券商借壳上市,意味着一些业绩较差、不符合新股发行条件的券商也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券商上市比一般的上市公司更具有掠夺性,特别是借壳上市的券商,由于已经付出了较高的借壳成本,又没有募集到资金,因此上市以后的圈钱欲望会更加强烈,券商借壳时付出的成本,以后都会向二级市场加倍索回。因此二级市场今后会面临更大的圈钱压力。
券商上市无疑不是证券商梦寐以求的事。通过公开发行上市的中信证券,利用上市地位实现了净资本的大规模扩张,也利用上市筹得的资金迅速扩容,从一个中小型证券公司迅速成长为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型券商。券商上市不仅可以低成本地募集大量资金,迅速提高券商的资本规模和对外扩张能力,而且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融入后续资金,券商还将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本,扩大了其在资本市场运作的空间。
对于证券商在金融业中的地位,所具有的高风险,高违规,IPO上市本是唯一选择。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这对于绝大多数券商来说,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股市持续下跌,导致券商利润水平直线下滑,到去年上半年相当一部份券商只是勉强保平。业内人士指出,从2002年起,证券业已经连续四年全行业亏损,至2006年方才首次出现盈利,多数券商的持续盈利水平难以达到IPO的要求。
IPO的硬指标无疑成为券商上市道路的拦路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给证券商特殊的方便,预计今明两年后能够有资格上市的券商将为数不多。为此,证监会利用特权,践踏刚修改的《公司法》,有意搞出创新类证券公司,把证券公司“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要求企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改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要求企业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如果把近期可能上市的券商锁定在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会发现不少券商在2007年以后才能符合IPO的业绩要求。按照连续两年盈利且盈利之和不低于 3000万计算,统计2004年和2005年经审计数据,满足要求只有中金、广发、招商、国泰君安四家。多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在近期内难以达到IPO的要求,即便一切顺利,通过IPO上市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
但目前证券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却迫不及待。在财务数据上,除了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创新类券商每股净资产超过面值1元以上,许多创新类券商与规范类券商的每股净资产只有几角钱,历史上形成的亏损尚没有利润予以弥补,即这些券商的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以海通证券为例,其2005年年报显示,未分配利润为-52.98亿元。没有条件,如何创造奇迹迅速让证券商上市融资,人定胜天,办法是人想出的,证监会想出了借壳上市的妙计,为证券公司直接上市突破僵局。
借壳上市意在规避IPO对业绩的要求。从上市的程序和手续繁复程度来看,借壳上市是绕过各项审核壁垒,实现快速融资的的捷径。借壳上市的操作过程简单,不确定性因素少,交易成本低廉;由于证券公司天生就擅长并购重组、IPO、包装圈钱等业务,因而让自身借壳上市是驾轻就熟。并且,证监会好事做到底,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欺弱附强,对于充分市场化的股票即“有二级市场炒作的个案一律不批”,而对大股东及证券商低价洗劫一空小股民的上市公司大开方便之门,都市股份的绝大多数股票被大股东及证券商合伙骗取,小股民连一点汤都没有喝到。由于上市公司利润特丰,因而上市公关费出手不凡,导致十多个涨停无人查处。形成中国奇特景观。
这个没有炒作过都市股份,其内幕交易不亚于延边公路,其获取的暴利也远远超过于IPO上市所融的资。中信证券上市发行股票融资17.5927亿元,海通证券借都市股份上市,如是以18元的价格打开,市值将由20.7798亿元一夜变成64.4891亿元,一次性融资会超过40亿元,不仅能够大赚一笔钱,而且能够进入大型证券商行业,谱写中国式原始积累一夜暴富的神话。
上市无疑会给券商带来诸多好处,但券商上市并不意味着券商固有的一些问题从此都将得到解决。一方面上市可以解决目前所处的困境,但是面临着业绩增长如何跟上股本扩张的考验,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列过高仍是困扰券商发展的主要难题,而这些问题与券商长期低水平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券商借壳上市,意味着一些业绩较差、不符合新股发行条件的券商也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券商上市比一般的上市公司更具有掠夺性,特别是借壳上市的券商,由于已经付出了较高的借壳成本,又没有募集到资金,因此上市以后的圈钱欲望会更加强烈,券商借壳时付出的成本,以后都会向二级市场加倍索回。因此二级市场今后会面临更大的圈钱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