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2-27 10:04:19作者: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最近5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10年增加0.22℃,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气象专家表示,未来四至六年内,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范围、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干。
新华社报道,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至2.1℃,2030年可能变暖1.5至2.8℃,2050年变暖2.3至3.3℃,2100年变暖3.9至6.0℃。2020年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增温0.6至2.1℃。
专家表示,未来中国的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将增加2%至3%,到2050年将增加5%至7%,到2100年将增加11%至17%;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至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至107厘米;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 2050年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
据悉,受气候变暖影响,中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的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愈发频繁。
已影响到喜马拉雅山积雪
由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欧洲《古气候》杂志上发表。
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每年夏天,珠穆朗玛峰这一高海拔地区的表面积雪会部分融化,融化的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重新冻结。这个过程影响冰川内所含气泡的密度和体积,即冰川内的气体含量与夏季雪水融化程度直接相关。
多国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冰芯取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内蕴藏的气体量比2000年前明显减少,夏季冰川表层的雪融量比2000年前显著增加。
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冰雪覆盖的世界屋脊也无例外地受到“热浪”的冲击。
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表示,今年中国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江河洪水、局部的严重洪涝、突发性山洪和台风灾害以及持续性严重干旱等保持高度警惕。
据介绍,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已多年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去年主要江河水位较往年明显偏枯,根据大洪水发生规律,今年大江大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在增加。局部的暴雨洪水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台风灾害影响更不可低估。旱情方面,全国大部分江河来水和水利工程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今春可用水量严重不足,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新华社报道,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至2.1℃,2030年可能变暖1.5至2.8℃,2050年变暖2.3至3.3℃,2100年变暖3.9至6.0℃。2020年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增温0.6至2.1℃。
专家表示,未来中国的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将增加2%至3%,到2050年将增加5%至7%,到2100年将增加11%至17%;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至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至107厘米;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 2050年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
据悉,受气候变暖影响,中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的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愈发频繁。
已影响到喜马拉雅山积雪
由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欧洲《古气候》杂志上发表。
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每年夏天,珠穆朗玛峰这一高海拔地区的表面积雪会部分融化,融化的雪水会渗透到雪层深处重新冻结。这个过程影响冰川内所含气泡的密度和体积,即冰川内的气体含量与夏季雪水融化程度直接相关。
多国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冰芯取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喜马拉雅山冰川内蕴藏的气体量比2000年前明显减少,夏季冰川表层的雪融量比2000年前显著增加。
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对喜马拉雅山常年积雪产生影响,冰雪覆盖的世界屋脊也无例外地受到“热浪”的冲击。
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表示,今年中国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江河洪水、局部的严重洪涝、突发性山洪和台风灾害以及持续性严重干旱等保持高度警惕。
据介绍,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已多年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去年主要江河水位较往年明显偏枯,根据大洪水发生规律,今年大江大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在增加。局部的暴雨洪水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台风灾害影响更不可低估。旱情方面,全国大部分江河来水和水利工程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今春可用水量严重不足,抗旱形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