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未提“和平崛起”
温家宝回答了必须推动政治改革的种种疑问,并阐述国力急增后,中国应如何在内政及外交上进行改革,以回应外界的“中国威胁论” 。
有趣的是,过去被高调打造的胡温新思维的“和平崛起” 论并未拿来应对“中国威胁论”,文中提及“发展”65次之多,也出现江、邓言论引述,却之字未提“和平崛起” ,也未提核心人物“胡锦涛” ,显然温以此文为胡曾经高调的“和平崛起” 收场。
分析认为,由温负责的十七大政治工作报告,受到政敌借题发挥的威胁,与其在十七大被政敌逼着收场失面,不如提前撰文,正式的正本清源,斩断由此带进十七大的诸多噪音。
温文从理论和现实分析,通篇高调发展,既提出要改革,又定位初级阶段路线100年不动摇,以此为2004年热炒上升为胡外交主调的“和平崛起” 论调收场,现推出“和平发展”的新调子。
“和平崛起” 论调的由来
胡上任以后,以胡的高级智囊郑必坚为首的智囊团试图把胡打造成带领中国和平崛起的帝王之相。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会场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 后,胡锦涛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温家宝2003年12月10日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以及2004年‘两会’闭幕后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招待会上,也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要义。
此后由郑必坚领衔的课题组,对中国和平崛起道路这一课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做研究,为胡量身裁剪。
2004年3月,应法国《费加罗报》之邀,郑必坚撰写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与中欧关系》的专题文章,并授权在文汇报同步发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专题系列文章。
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金口玉言,“和平崛起”更是众口一词,如果要对此提出疑义或不紧跟就有点和中央不保持一致的味道了。
一时间,“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被理解为明显胡氏标志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扬。
和中共军方狂人较劲
中央电视台为配合崛起宣传,04年8月开始策划系列电视片《大国崛起》并约请北大专家撰写史学脚本稿,结果两年后推出大片,时机已过,反而被西方不断升温的中国威胁论抓到把柄。
由 于历史上国际间的大国们崛起从来就没有和平的先例,胡首创的“和平崛起” 论, 从一开始就是要不断的证明自己会如何和平,可是共产党的历史又从来都是暴力的道路,这使得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处被问,随处表白,越说越说不清,欲罢不 能。05、06年胡温开始冷处理,“和平崛起” 官方场合极少提及,却被江、曾把控的军方好战派抓住机会,冷箭不断。
军方1月炸星,以后又多次发出狂言。美国高层做出反应。切尼二月二十三日在澳大利亚访问时表示,中国迅速增强军力并在上月进行了反卫星试验,这与中国声称的“和平崛起”目标不符。中共军方藉此打击胡温的统治信誉。
温暗示100年不军事扩张
温家宝4月的访日进行最后阶段的协调。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关系正处于敏感且关键的转折期。
此 时,日本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中川昭一在2月26日抛出“中国威胁论”,观点与年前右翼文人出版的《中国吞并日本》如出一辙,说“没准儿哪天日本就被中国侵 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中川还提及中国1月进行的反卫星导弹试验一事,随后,中川继续在国会内宣扬 “中国军力威胁”,他强调说:“中国现在宣扬和平崛起,显得很低调,但等2010年(上海万博会)结束后,就可能变成‘非和平崛起’。等到台湾完全被中国 控制后,下一个就轮到日本了。”
有迹象显示,为压制江、曾,军方好战派借“崛起” 论继续闹事,温以个人政见形式,又具权威的发文定调,乃胡温金蝉脱壳之策,以解此围。
有 评论认为,温家宝文中 “和平发展”替代“和平崛起”,高调100年初级阶段路线定位,并大谈社会公平正义及改革。并非西方解读的说是100年不实行民主之类,而是暗地重指 100年不军事扩张,并强调从大局出发,“小道理” 要服从“大道理” ,以此压制江、曾鼓动的军方好战派,逼其收敛。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