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4-10 02:09:52作者:
“海尔、TCL、康佳……你数吧,把能想起的中国有名的公司都算上,数到100家,这100家中国公司的所有发明专利数,还顶不上1家日本大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位负责人感慨。 数字清清楚楚,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知识产权领域最核心的发明专利上,中国被日本远远甩在了后头。
可怕的事实
记者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寻求准确的数据解答。 可怕的事实摆在了眼前。 截至4月5日晚上9点钟的检索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专利申请地址来自于日本的有183196条,而地址为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2632条,美国为122502条。“中国境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日本公司超过了所有国家,排在第一位。”上述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说。
具体到企业,中国大多数知名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不及日本1家大公司的零头。截至4月5日晚数据,通过“申请人”一栏检索,海尔发明专利数为528条,康佳为134条,TCL为162条。相比较之下,松下1家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就达到了16825条,索尼为9817条,日立为8402条。靠专利吃饭的美国高通公司,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过1539条。
更可怕的是,记者对比4月3日的检索纪录发现,短短两天时间,上述三家日本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目以百位数增长,上述三家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也有增加,不过是个位数在变化。基数尚且不论,中日企业在发明专利申请数的增长速度上,居然相差上百倍。
还好,华为或许能给国人一丝安慰,4月5日检索结果显示,华为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10270条。
有多少钱为技术而付
“大大小小,海尔有多少种产品?而它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却十分有限,一个产品平均不到一个专利。”一位知识产权界的专家痛心地说,这意味着每生产一台新的产品,就要多付出一定的技术转让费或者专利费,其他厂商情况更加严重。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6年1~11月份,全国登记的技术引进合同共9537项,合同总金额203.5亿美元。其中,欧盟为中国技术引进的第一大来源,达到了81.7亿美元,日本为第二位,引进金额为48.3亿美元,美国38.1亿美元。
而据上述专家估计,还有很大一部分技术引进合同并没有登记,“实际上,中国每年要花费500亿美元来买技术。”其中,日本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 而就在十几年前,日本还是技术贸易的逆差国家。公开资料显示,在1992年时,日本技术进口额为4140亿日元,技术出口额为3780亿日元,净进口额360亿日元。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日本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主要的技术输出国家。
日本经验
50年前,日本企业也是在模仿欧美的技术,其技术贸易强国的地位是经过一系列有步骤的政策,慢慢发展而来的。自从2002年日本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已经召开8次所有省厅大臣参加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
2003年开始,日本国内有43所大学开始建立知识产权部,并且,仅仅过了1年,其全国490所大学中,就有60%以上已经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开发系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技术转移机构,将大学的研究成果向民间转移。
日本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更是不遗余力。日本于2006年1月30日,制定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今后10年将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人才、潜在人才。日本政府宣称,到2015年,将使其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增加一倍,达到12万人,并且目标是,这些人能开展国际活动、具有较高商业意识。
以日本松下公司为例,1987年9月,松下电器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立合资公司,不到20年时间里,其在中国设立的专门研究开发公司达到了5家,这些公司中更是网罗了大量的日本和中国本地的科研人才。目前,松下是中国境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最多的企业。
“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中国企业要赶上,所必需的技术积累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坦言。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分析,国外大企业在中国可能会申请很多专利技术,但一定不会全部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所申请的发明专利大概有一多半不会真正应用,“因为一些企业申请专利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了防御其他公司或者用来转让,而不是最终的产品转化。”
“在技术转让问题上,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出多高的价钱,最核心技术都是买不来的。”张提醒,核心技术是埋头一步步做出来的。
可怕的事实
记者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寻求准确的数据解答。 可怕的事实摆在了眼前。 截至4月5日晚上9点钟的检索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专利申请地址来自于日本的有183196条,而地址为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2632条,美国为122502条。“中国境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日本公司超过了所有国家,排在第一位。”上述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说。
具体到企业,中国大多数知名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不及日本1家大公司的零头。截至4月5日晚数据,通过“申请人”一栏检索,海尔发明专利数为528条,康佳为134条,TCL为162条。相比较之下,松下1家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就达到了16825条,索尼为9817条,日立为8402条。靠专利吃饭的美国高通公司,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过1539条。
更可怕的是,记者对比4月3日的检索纪录发现,短短两天时间,上述三家日本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目以百位数增长,上述三家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也有增加,不过是个位数在变化。基数尚且不论,中日企业在发明专利申请数的增长速度上,居然相差上百倍。
还好,华为或许能给国人一丝安慰,4月5日检索结果显示,华为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10270条。
有多少钱为技术而付
“大大小小,海尔有多少种产品?而它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却十分有限,一个产品平均不到一个专利。”一位知识产权界的专家痛心地说,这意味着每生产一台新的产品,就要多付出一定的技术转让费或者专利费,其他厂商情况更加严重。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6年1~11月份,全国登记的技术引进合同共9537项,合同总金额203.5亿美元。其中,欧盟为中国技术引进的第一大来源,达到了81.7亿美元,日本为第二位,引进金额为48.3亿美元,美国38.1亿美元。
而据上述专家估计,还有很大一部分技术引进合同并没有登记,“实际上,中国每年要花费500亿美元来买技术。”其中,日本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 而就在十几年前,日本还是技术贸易的逆差国家。公开资料显示,在1992年时,日本技术进口额为4140亿日元,技术出口额为3780亿日元,净进口额360亿日元。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日本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主要的技术输出国家。
日本经验
50年前,日本企业也是在模仿欧美的技术,其技术贸易强国的地位是经过一系列有步骤的政策,慢慢发展而来的。自从2002年日本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已经召开8次所有省厅大臣参加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
2003年开始,日本国内有43所大学开始建立知识产权部,并且,仅仅过了1年,其全国490所大学中,就有60%以上已经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开发系统。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技术转移机构,将大学的研究成果向民间转移。
日本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更是不遗余力。日本于2006年1月30日,制定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今后10年将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人才、潜在人才。日本政府宣称,到2015年,将使其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增加一倍,达到12万人,并且目标是,这些人能开展国际活动、具有较高商业意识。
以日本松下公司为例,1987年9月,松下电器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立合资公司,不到20年时间里,其在中国设立的专门研究开发公司达到了5家,这些公司中更是网罗了大量的日本和中国本地的科研人才。目前,松下是中国境内发明专利申请数最多的企业。
“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中国企业要赶上,所必需的技术积累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坦言。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分析,国外大企业在中国可能会申请很多专利技术,但一定不会全部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所申请的发明专利大概有一多半不会真正应用,“因为一些企业申请专利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了防御其他公司或者用来转让,而不是最终的产品转化。”
“在技术转让问题上,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出多高的价钱,最核心技术都是买不来的。”张提醒,核心技术是埋头一步步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