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应届在校大学生作毕业设计、准备毕业论文的紧张时候。然而,前不久对于大学毕业生要不要作毕业论文这事在网上引起了激烈争论。正方认为,毕业论文是检验一个大学生四年期间的学习成绩与水平,也是毕业后用人单位录用与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反方则认为,这几年由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很多学生一进入大学的第四年即忙于找工作,被毕业后的就业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心思去进行毕业设计,也无暇去准备毕业论文,到了最后只好东拼西凑,找些刊物上的论文抄写下来,或者从网上找那些专门从事“论文生产”的卖家去定购论文,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取消毕业论文的写作。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争论,完全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所引起的。而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对这样的争论未置一词,大概有他们的苦衷吧。
的确,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更成了毕业生及其家长揪心的事,去年120万大学毕业生加入了中国失业大军,这成了今年毕业生的恶梦。
在中共建政前的“国统”时期,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即失业成了共产党抨击国民党政府腐败、没落的一个靶子,想不到在中共统治中国几十年之后,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成了中共头疼的问题。几年前出现这一问题时,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去擦皮鞋、卖猪肉、卖鸡蛋,甚至去到公共浴室当搓澡工,一时引起社会哗然。虽然,职业无贵贱,按官方的说法,那都是“为人民服务”,但是经过几年大学的学习,学得了专门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就非得去干擦皮鞋、卖猪肉的勾当,非得去当屠夫、为人搓背不可?中国真的到了需要大学毕业生去干这种不需要多少知识的事情的时候了么?而去年的情况更惨,不少毕业生去找“零工资”的职业,也就是只要有单位愿意“聘用”、接收他们,他们宁可不取分文而去为“聘用单位”无偿劳动,以求日后能为单位聘用,分得一杯羹。更有不少毕业生为了拿到毕业文凭而与一些单位签订虚假协议,因为一些高等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毕业生高就业率,就逼迫学生去签那些虚假的毕业分配协议。这样学校就可标榜其培养的学生质量好,用人单位需要,所以就业率较高,进而获得名声,以便以后招生容易。
今年的形势更为严峻,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高达495万人!比去年更多,而全国的就业形势并无好转,每年有2,400万人等待就业,而可解决的就业指标只有800~900万人。由此可知,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于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往昔阴影依旧在,今日恶梦又重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各方的说法差异甚大,而教育部的作为成了公众抨击的对象,其中高校的扩招更是成了众矢之的。几年前为了所谓的刺激消费,高等学校扩招成了绝招。主管教育的官员不顾国家需要放任让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而各个高等学校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一时间高等学校膨胀起来,而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也趁火戴上了高等学校的帽子招收大学生。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象中国上个世纪的1958年那样搞大跃进,而前几年的大学扩招就是当年大跃进模式的翻版。很多高校从每年招生两、三千人突然增加到每年招生超过万人,不仅造成了管理的混乱、教育质量的迅速下滑,也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对此问题社会各方给与了痛击,而教育部却故意回避,或者不予置评,或者网顾左右而言他。
也有些评论指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中共建政后抛弃了既有的高等教育规范,而一律采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按计划经济的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分得很细。实际上学生毕业后很难能够按自己的所谓专业去找对口的工作,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颇难确定的。由此也造成一些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时至今日中国的高等教育仍沿袭这一模式。
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教育部仍在强词夺理,强调什么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那么,试问,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是这几年才出现的吗?以前的不平衡更为严重,为什么没有出现今日这么严重的就业难问题?而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的官员狡辩说,如果不上大学,就业压力更大。如果按此说法,那就干脆再扩大招生规模,甚至把全国适龄孩子都送到大学读书,那就能解决就业压力的问题了么?真是胡说八道。
总之,应届毕业生很快就将面临着走向社会,而他们的饭碗问题正威胁着他们,估计今年将有超过200万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赖以糊口的职业,他们的动向将如何?看来政府着急了,说是要想尽办法尽量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鼓励他们去边远地区、去做“村官”等等。我想他们着急的不是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饭碗问题,而是这么多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会不会闹出群体性事件来。如果真的闹出群体性事件,那可不是一般民众那样温柔,要知道学生的能量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还是1989年春夏的事件,都足以证明大学生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