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4-30 08:36:40作者:
据媒体报道:在“弗校枪击案”后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自杀的枪手赵承熙。同样,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一个陌生人留下的纸条令人动容,同时也代表了美国社会对凶手的态度——“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
美国的主流媒体及整个社会在惨案发生后,不仅没有对凶手赵承熙进行鞭挞和声讨。相反,社会、政府,包括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都在进行深层次地反思和检讨。一致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毛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悼念活动中,也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
当然,虽然大洋彼岸的美国与我们的体制不同,主流观念迥异,可其整个社会对待凶手的方式和态度,依然是不能不让我们为此深思和感叹!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但也是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的问题——人性。
我们国家也发生过“校园惨案”,譬如马加爵杀人案。该案虽然尘埃落定很久了,可却让民众很难轻易地忘却掉这件事情。再和美国的校园惨案中对待凶手处理方式相对比,我们真地应该认真地思考思考了!
和赵承熙相比,马的作案起因和动机更是令人同情和心酸!其直接伤害的被害人数量也相差悬殊,但是其得到的人性关怀却正好相反!
在案发后,主流媒体将其形容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凶残的杀手,仿佛马是个天生的罪犯,似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将社会舆论和情绪引导到“恨”的轨道……
其实,按照中国的法律和主流观念,杀人偿命本无可厚非,更何况他杀了四名同窗呢!在此也不想就他是否该不该杀问题探讨,也不想对马没有进行精神病鉴定就一杀了之而抱不平。仅就在其犯案后所发生的几件非人性化处理事例进行反思。
马在上大学期间,曾被同学们蔑视过,欺负过,也被羞辱过……被子上被人浇过尿,为了两块钱,在寒冷的冬天里替同学洗衣服……他在遇到这些不公平时,在心理得不到释解时,有谁帮过他?他的最后结局,难道他的学校没有责任吗?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责任吗?包括我们的社会和政府的教育体制都没有责任吗?可在整个过程中,哪个承认过?哪个有反思过?所能有的,都是一推二六五,都担心自己沾点什么,都是巴不得赶紧送他上西天,一了百了!甚至是在他临死前,想看看父母的心愿都没有如愿!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何谈人性!
据说,在马加爵被抓获的当天,他的母校竟然大放烟火和鞭炮,以示庆贺!这种表现又在说明什么?
美国人将赵承熙和被害人放在一起祭奠,而马加爵的骨灰到目前还在殡仪馆里放着,据说他的家人感觉到了丢人和羞愧,不敢到殡仪馆去取他的骨灰……为何如此?同样,这里也有个人性的问题!
枪杀案发生以后,美国媒体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报道,但关于凶手赵承熙父母的信息几乎没有(除了有报道说赵的父母企图自杀外)。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位教师认为,这是美国新闻界自律的表现。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采访处于深度内疚的凶手家人,就显得“没有人性”了。直到赵承熙的姐姐赵善敬在事发后的第5天主动出面道歉,人们才有机会了解赵家人的想法。一位网民在赵善敬道歉信后回帖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你也失去了你心爱的人。”
再看看马的家庭,在他犯案后,他的家庭也被媒体给推到了世人面前,成了犯人家属。对他的家人也是充满抱怨——“怎么会生出个这样的儿子?”从来没有人能站到他们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如此,给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连马的骨灰都不敢取回家中安葬!
在马加爵之后杀了十三个人的邱兴华,在其被抓前,警方怀疑其在山中躲藏,竟然让他的儿子、女儿满山遍野地呼喊父亲出来……这种利用亲情关系打“亲情牌”的追捕嫌疑犯方式,会给其家属带来怎样的精神压力,会怎么影响他的亲属心理健康,有人考虑过没有?这样做是不是丧失了人性?
如此等等,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在对待罪犯的的关于“人性”问题中,实在是难书难写啊!也就不想再举更多的例子了。
笔者不是什么哈美族,也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只是恰巧近年内两个国家都发生了杀人惨案,只是从中感觉到两个国家对待凶手的不同“人性”待遇,才有所感慨!
笔者始终认为,人性的标准是无国界的!因为,在几千年,几万年的进化中,在这个地球上,尽管我们人类的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赖以生存的国家不同,可我们毕竟都是站立行走,会使用工具,有语言,有意识的人类,都是一种进化到高级阶段的高级动物。对生命的观念,本该是相同的,本该有着共同的“人性”理念和态度。然而,我们目前生存的这个国度里,对待“人性”的问题,却是充满了无知和漠视,怎不叫人唏嘘和感叹!
但是,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心存希望,期盼着那么一天的到来——人性的光辉照耀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上!
美国的主流媒体及整个社会在惨案发生后,不仅没有对凶手赵承熙进行鞭挞和声讨。相反,社会、政府,包括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都在进行深层次地反思和检讨。一致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毛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悼念活动中,也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
当然,虽然大洋彼岸的美国与我们的体制不同,主流观念迥异,可其整个社会对待凶手的方式和态度,依然是不能不让我们为此深思和感叹!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但也是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的问题——人性。
我们国家也发生过“校园惨案”,譬如马加爵杀人案。该案虽然尘埃落定很久了,可却让民众很难轻易地忘却掉这件事情。再和美国的校园惨案中对待凶手处理方式相对比,我们真地应该认真地思考思考了!
和赵承熙相比,马的作案起因和动机更是令人同情和心酸!其直接伤害的被害人数量也相差悬殊,但是其得到的人性关怀却正好相反!
在案发后,主流媒体将其形容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凶残的杀手,仿佛马是个天生的罪犯,似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将社会舆论和情绪引导到“恨”的轨道……
其实,按照中国的法律和主流观念,杀人偿命本无可厚非,更何况他杀了四名同窗呢!在此也不想就他是否该不该杀问题探讨,也不想对马没有进行精神病鉴定就一杀了之而抱不平。仅就在其犯案后所发生的几件非人性化处理事例进行反思。
马在上大学期间,曾被同学们蔑视过,欺负过,也被羞辱过……被子上被人浇过尿,为了两块钱,在寒冷的冬天里替同学洗衣服……他在遇到这些不公平时,在心理得不到释解时,有谁帮过他?他的最后结局,难道他的学校没有责任吗?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责任吗?包括我们的社会和政府的教育体制都没有责任吗?可在整个过程中,哪个承认过?哪个有反思过?所能有的,都是一推二六五,都担心自己沾点什么,都是巴不得赶紧送他上西天,一了百了!甚至是在他临死前,想看看父母的心愿都没有如愿!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何谈人性!
据说,在马加爵被抓获的当天,他的母校竟然大放烟火和鞭炮,以示庆贺!这种表现又在说明什么?
美国人将赵承熙和被害人放在一起祭奠,而马加爵的骨灰到目前还在殡仪馆里放着,据说他的家人感觉到了丢人和羞愧,不敢到殡仪馆去取他的骨灰……为何如此?同样,这里也有个人性的问题!
枪杀案发生以后,美国媒体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报道,但关于凶手赵承熙父母的信息几乎没有(除了有报道说赵的父母企图自杀外)。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位教师认为,这是美国新闻界自律的表现。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采访处于深度内疚的凶手家人,就显得“没有人性”了。直到赵承熙的姐姐赵善敬在事发后的第5天主动出面道歉,人们才有机会了解赵家人的想法。一位网民在赵善敬道歉信后回帖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你也失去了你心爱的人。”
再看看马的家庭,在他犯案后,他的家庭也被媒体给推到了世人面前,成了犯人家属。对他的家人也是充满抱怨——“怎么会生出个这样的儿子?”从来没有人能站到他们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如此,给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连马的骨灰都不敢取回家中安葬!
在马加爵之后杀了十三个人的邱兴华,在其被抓前,警方怀疑其在山中躲藏,竟然让他的儿子、女儿满山遍野地呼喊父亲出来……这种利用亲情关系打“亲情牌”的追捕嫌疑犯方式,会给其家属带来怎样的精神压力,会怎么影响他的亲属心理健康,有人考虑过没有?这样做是不是丧失了人性?
如此等等,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在对待罪犯的的关于“人性”问题中,实在是难书难写啊!也就不想再举更多的例子了。
笔者不是什么哈美族,也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只是恰巧近年内两个国家都发生了杀人惨案,只是从中感觉到两个国家对待凶手的不同“人性”待遇,才有所感慨!
笔者始终认为,人性的标准是无国界的!因为,在几千年,几万年的进化中,在这个地球上,尽管我们人类的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赖以生存的国家不同,可我们毕竟都是站立行走,会使用工具,有语言,有意识的人类,都是一种进化到高级阶段的高级动物。对生命的观念,本该是相同的,本该有着共同的“人性”理念和态度。然而,我们目前生存的这个国度里,对待“人性”的问题,却是充满了无知和漠视,怎不叫人唏嘘和感叹!
但是,尽管如此,笔者依然心存希望,期盼着那么一天的到来——人性的光辉照耀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