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可用以解释人们面临老迈消亡时,情绪反而转趋坚定,末期病患面临死亡却超乎寻常的乐观振作。该研究首席心理学家、肯塔基大学的德渥(Nathan DeWall)表示:“我觉得问题是大家没有发现自己的韧性,所以当面临严重威胁,例如自己的死亡时,他们的心理是有反应,只是自己完全没有察觉。”
德渥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包美斯特(Roy Baumeister)合作试验这个所谓的“恐怖管理理论”,对432位自愿参加的大学生做一系列的试验。其中一半的学生请他们思考濒临死亡的情况,然后写下一篇短文,描述他们死亡的情况。
另一半的学生请他们思考后写下牙痛的情况,这种经验当然不愉快,但不像死亡那么险恶。研究人员接着评估这些试验者的情绪:这些学生先是接受标准的心理问卷调查,以便测出他们明确的感觉与情绪。接着研究人员利用拼字的方式,评估他们无意识的情绪。例如要求试验者将jo或ang后面的字母依自己的意思拼出完整的字。有些字母是希望他们拼出中性或正面情绪的反应,如jog或joy,其它拼出来的字可能是中性或负面的反应,如angle或angry。另外的一种试验是要求学生对一个字写出最能搭配的另一个字:例如对嘴(mouth),可以写出另一个类似的字,如脸颊(cheek);或写出正面情绪的字,如微笑 (smile)。
研究结果发现,参加濒临死亡试验的这一组学生,至少在潜意识中他们都到了快乐的地方。两个组在明确的(explicit) 情绪与感觉的试验中差别不大,但在含蓄的(implicit)无意识试验,也就是配字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专注于死亡问题的学生,所拼出或配对出来的字,远比参与牙痛的那一组更具正面情绪。德渥认为,当遭受严重的心理威胁时,这种心理处置的反应会立刻出现。在后续的研究中,他分析濒临死亡试验组人员所写的短文,发现其内容充满正面意义的字词。他们描述面临死亡时固然恐惧轻蔑,但也高兴的表示:“我要去见姥姥啦!”或是:“我要去见上帝了!”
德渥研究的前提似乎太过刻意,难以应用于真实世界。试想:有些人在特定时间面临死亡的机会实在很小,但在其他情况下死亡的机会却是百分之一百。哈佛心理学教授基尔伯特(Daniel Gilbert)的研究出现“心理的免疫反应”(psychological immune response)专有名词,他表示:“不像其他的动物,我们可以随处走动,但一想到所有一切全都没了,会让我们活着也觉得恐惧。因此目前的研究的重点是,我们心理的免疫系统只会对死亡的事实有所反应,无法对濒临死亡做出反应。”
这个世界现实与理想总是相互交错,我们的生存之道要保持中庸平衡。就好像我们身体的“生理免疫系统”,必须保持平衡运作,才能保护我们免于生病。如果系统的活动力太弱,病菌容易入侵;但如果系统的活动力太强,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受伤害。
同样的,当我们面临拒绝、损失、不幸、失败的痛苦时,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也应该保持平衡,如果太过保护自己,例如觉得自己完美无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但是也不应该保护不足,例如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自己该死。有一个健康平衡的心理免疫系统,才能让我们既能面对问题,又能解决问题。
德渥目前的研究发现,其他诸如面对社会排斥的威胁,也会产生类似的心理免疫反应。他觉得这是健康的人用以避免人生灾难的处置之道。它不只是用来面对死神,也可以用来处理工作上没升官、配偶不贞、儿子嗑药等问题。
因此,如果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免疫系统,就表示你的人生幸福;如果缺少自然的处置能力,可能表示你的心理不健康。当然,我们不能这样简单的一概而论。长期的情绪不良不必然是免疫失调的征兆,有时候,那只是年轻人的少不更事。
资料来源:《时代》杂志(Time)、Mind Blog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