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研究生、本科生在毕业论文中连"的、地、得"这3个结构助词用的都不是地方,还满不在乎;甚至连用母语写一段两百多字的通顺短文也成了难事。母语学不好,外语能学好吗?
日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全国外语类院校中文学科建设会议,正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中展开深层次讨论的。
如果问一个本科生或研究生如今最重要或最需要花时间学好的是什么,恐怕不少学生的回答是外语。现在的大学生用在学外语上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多于阅读中国文化典籍或提升母语素养。但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效果是否成正比呢?
中国修辞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认为,"母语不通,外语同样也学不好",至少,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王德春举了个例子:英文"milkyway"翻译为汉语是"银河"而非"牛奶路"。这个翻译如今看来顺理成章毋需多虑,但在70多年前,鲁迅先生和赵景深先生却为之打了一场"笔墨官司",鲁迅先生甚至还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
"试问,如今我们正在苦苦攻读外语的大学生对‘银河'一词所蕴涵着的‘牛郎织女'这样凄美感人的故事,对‘银河'所衍生出的‘鹊桥相会'等诸多传说,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等古诗词中围绕‘银河'描写的浪漫情愫还知道多少?"
王德春还举例说,比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女子美貌的最高级形容词了。当代大学生可能偶尔也会引用一下,然而,能有多少人说得清楚其中的典故出处,或知晓这个典故是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这古代"四大美女"的?
王德春认为,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母语意识必须增强而绝不能削弱。在当下与今后一个时期,包括外语类院校在内的各高等院校,在中文学科建设和汉语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对此有敏锐和清醒的意识,并要把这样的意识传达给大学生,激发他们努力学好母语。
中国语言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结着东方式的智慧。如何让大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外、北外、广外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认为,汉语言和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中国当代文化应该承载了这一历史重任。
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徐宝妹教授和上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陈慧忠教授等专家学者认为,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有你无我、水火不容的关系。上外等外语类院校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显示,学生的母语水平越高,运用母语的能力越强,对外语学习和外语能力的帮助与提高也就越显著。
天津外国语学院郑铁生教授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孟长勇教授等认为,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汉语教学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走向边缘化。
当下,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正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不少高校的汉语教育教学却未能获得相应的提升和重视。这显得颇为尴尬。
如何有效迅速地提升大学生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素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认为,现在一般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确实不尽如人意,而大学教师的汉语素养和能力也难以让人满意。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首先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汉语水平和相应的能力。庄智象说,经常有一些高校教师抱怨,他们辛辛苦苦写好的论文总是发表不了。但把这些教师的论文拿过来一看,学术水平高低、创新点有多少暂且不说,论文中所体现的基本文字水平就让人难以置信这论文出自大学教师之手。诚然,要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花太多的时间专门补汉语素养也不太现实,但自觉意识和紧迫感还是应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