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航认沽权证就给券商提供200亿元的浮盈,权证创设名符其实地成了券商的"印钞机"。2007年是券商的丰收年,而权证创设对券商的贡献显然功不可没。虽然目前券商2007年的年报还未出台,但从券商2007年的三季报里,投资者就不难看出端倪。如中信证券三季度的净利润为41.55亿元,但仅仅在创设招行认沽权证一项上的收益就达到10.5亿元,占三季度净利润的近1/4。又如海通证券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6亿元,但据测算,其来自于招行和南航认沽权证的创设收益就达到5.21亿元,占比超25%。规模较小的宏源证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46亿元,而在创设招行认沽等几个权证上的收益就为公司带来近4亿元的收入,占比超过40%。
券商如此丰厚的盈利,足见权证创设的魅力。但问题是,券商创设权证到底赚的是谁的钱?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的认沽权证都属于股改权证,是有关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改中为了达到少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目的,而派发给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这些认沽权证除了提供给市场进行投机炒作外,实际上并无任何投资价值可言。这种没有实际价值的权证,本身不可能给券商创造利润。因此,券商创设权证所获得的利润,只能是从市场上赚取,从权证投资者的身上赚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就在券商通过权证创设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那些权证投资者却是在大把大把地亏钱。根据去年11月下旬上交所提供的统计资料,即便在权证暴涨阶段,赚钱的投资者也不到7成;若权证出现下跌行情,超过70%的投资者发生亏损。而据深交所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6月18日至7月20日中集ZYP1、五粮YGP1、华菱JTP1三只权证平均下跌62.09%,这段期间参与交易的93.21万个账户,超过70%发生亏损,亏损金额达72.71亿元,每户平均亏损1.11万元,其中亏损最多的1个账户损失了1246万元。从这里投资者不难看出,券商的盈利,实际是建立在投资者亏损的基础上的,券商所赚的,也就是投资者所亏损的。
不仅如此,券商对权证的创设,不仅没有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效果,还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扩大了投资者的亏损金额。以南航JTP1为例,该权证最初上市数量为14亿份,假设在没有权证创设机制下,其权证的价格可炒到5元(在现有创设机制下的最高价位只有2.603元),那么,在该权证最后价格归零时,投资者的最大损失为70亿元。但如今南航JTP1共计创设了约110亿份,加上最初上市数量14亿份,即南航JTP1的上市数量达到了124亿份;由于南航JTP1创设的高峰是在去年6月底与8、9月份,当时该权证的价格多在2元以上的位置,按平均价2元计算,一旦该权证价格归零时,则投资者的损失将达到 250亿元左右,较没有权证创设时多增加损失180亿元。这多增加的损失,基本上也就是券商创设权证所获得的利润。
券商创设权证赚的是谁的钱?答案一清二楚。券商创设权证不仅没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加大了投资者的损失。如此一来,所谓券商创设权证实际上就是把投资者的利益变成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把投资者的损失也转变为了自己的利益,权证创设完全成了拥有权证创设资格的创新类券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