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朝鲜族,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繁衍生息的,其与现在的韩国人、朝鲜人乃是血脉相连,有着相同的祖源。他们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其活泼奔放的舞姿伴随着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的音乐,向观者展示着他们潇洒、欢快的情绪。朝鲜族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此外,史书上还记载有许多宫廷舞。
且让我们走入律动的朝鲜族舞蹈。
农乐舞
农乐舞历史悠久,传播甚广,是深受朝鲜族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关于它的起源,学者中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它产生于农事的祭祀仪式中,即古代朝鲜人在农业丰收,家宅安泰的祭祀活动中跳的舞蹈;一种认为其是军乐,古代在训练农军时,为了便于人们接受,通常以农乐的形式传授战法,指挥作战,由此产生农乐舞;还有一种是"乞粒农乐说",据说在高丽时期,大兴佛教,为了建造庙宇,众僧人头戴佛头花高帽,启用唢呐、鼓等乐器,到民间募集资金,由此产生农乐。究竟孰是孰非,因为没有确切的记载,目前尚无定论。
农乐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式,一般按照集体表演、个别献技、再集体表演这样的顺序进行。其表演队伍,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乐器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人物有官吏、猎人 、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伴随着音乐,各色人物手足相应,有节奏的翩翩起舞,这是集体表演阶段。随后是技巧表演,比如长鼓演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像帽",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一边击小鼓一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根据史料,像帽是由战笠变化而来的,形成时间大概是在高丽末期。
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也风趣活泼。现有史料表明,农乐舞在形成过程中,不仅用于祭祀仪式上,而且还用于战事活动,由此出现了派生形式阵法游戏。后来,随着中国文化的融入,其阵法游戏还受到了中国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比如阵法中有:中央黄帝阵、东方青龙阵、南方朱雀阵、西方白虎阵、北方玄武阵。此外还有一字长蛇阵。由中国传入的佛教舞蹈也被吸收进了农乐舞中,如叠罗汉、蝴蝶舞等,甚至农乐舞成员穿的"背带"也来自佛教。
目前在东北三省朝鲜族地区依然流行着农乐舞,是20世纪初从朝鲜传过来的,主要是农民在传统节日或喜事时为了娱乐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