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千家港台企业破产撤离以及随后更大的撤资潮,中国政府强自镇定地宣称这是调整产业结构、重新进行布局的结果,仿佛胸中已有应对之策,这话可谓半真半假。
何谓“半真”?因为近年来中国制造引起国际间贸易磨擦加剧,北京确实想通过提高税收、调整产业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企业�挤�出去,同时再引进一些具有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外资。这类策略以前曾获成功,如2000年与2005年中国发生的两次外商撤资浪潮,都与中国政府调整产业政策有关。当时,中国政府对本国能源企业实行政策倾斜,最后迫使美国电力、赛德能源和西门子等国际电力巨头黯然撤离中国市场。
但要说中国政府对目前的经济困局有应对之策,却是假话。因为当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撤离之际,中国政府预期的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企业却并未形成气候。何以会出现这种“麻杆打狼两头空”的局面?这与近几年中国调整外资政策以及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评估有关。
中国希望引进高素质外企,所图的是这类外企的资源、技术和品牌,因为这是中国企业缺少的几大要素;而跨国企业在中国所图的则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和销售渠道。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与跨国企业缺少利益契合点。
中国方并无�双赢�概念。从2005年开始,中国一些经济精英成功地利用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了政府的外资政策。2006年8月,中国商务部、国资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限制外资收购“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企业,在核电设备制造、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造船、齿轮、石化通用设备制造和钢铁领域等7大重点制造行业中,限制外资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此规定一出,几起筹划多年的外资并购,如美国凯雷收购徐工,德国舍弗勒收购洛阳轴承集团,都因被指有害�国家经济安全�而告搁浅。
与这条政策同时制定的还有今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政策。提高税率加大外资成本之举已显“成效”,大量港台资本撤资就是明证。但限制外资并购的规定却有碍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因为中国希望产业结构升级,但缺乏相应的技术实力,依靠本国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生疏的国际市场营销手段,根本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外资想要中国的市场,但还得考虑在华投资必须付出的企业监管成本(指政策、法律不透明等引起的费用与损失)和外部成本(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信用等)。这两类问题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监管成本过高往往是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所造成,外企为获准一些业务需要不断游说政府,这种游说耗费大量金钱与人力,加大了商务成本;更兼税收与其它许多杂费的征收永远处于不透明状态,让企业无所适从。而所谓�外部成本�可以用知识产权一项来说明,美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方面与中国发生许多纠纷,花费极大力气打官司,但即使如此,也无法解决中国企业持续不断的侵权问题。德、法在华企业都遇到过被中方合作者偷窃技术另起炉灶之事。这也是外企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并购形式进入中国的原因,因为并购是消除竞争对手并接管市场的便捷形式,还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与外部成本。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不再被跨国公司视为“投资福地”。目前,中国面临的困境是:过去,大量出让市场,却并未换来核心技术;现在,不肯让出市场,却使具有品牌、技术与资源优势的外资裹足不前。